但歐陽晟不甘心。
他天資不錯,積累也有,只要有足夠的修行資糧補足,他能夠走得更快更遠。
而且,他也看得很明白,即便黃巾之亂被平息,這個世道仍舊還是亂世。
它沒能安穩下來。
整個天下,都還落在紛亂之中。
而紛亂,又是他們這些山野之人、底層之人最好的機會。
只要他們能抓住這個機會,他該能闖出一片天地。
他這樣想,也果真是這樣做的。
左右逢源、各處征伐、相互拉攏、相互交流
他用盡了手段,也絞盡了腦汁。
而結果,也并不叫他失望。
他修成了元神。
他成了真人。
以一個儺戲戲子的身份。
然而,還未等他高興得意,他便絕望地發現一個事實。
倘若沒有天大的機緣,他也就只能走到這里了。
他再不能,往前走出一步。
不,哪怕是半步。
元神境界的修士,確實也已經能夠稱一聲真人,出入各家法脈、世族,也能有他一個座席。可是,相比起他的大愿,相比起諸位先輩的厚望
元神境界,遠遠不夠。
他需要更強的力量,需要有更高的地位。
也是那一年,他開始出入各處秘地,想要尋得一份足夠將他推往更高處的機緣。
他得到了。
但也可以說,他其實也沒有得到。
因為在一場生死冒險之中,他拿到了一卷道書。
上面,只講了一道秘術。
采補秘術。
不是陰陽交合那一類的采補秘術,而是另一種采他人靈粹補益己身的采補秘術。
這卷道書出現在光影中的時候,審判殿中旁觀的各家子弟中,都有那么幾道目光在那光影中流連不去。
他們似乎也對這一卷道書所記載的秘術很感興趣。
歐陽晟原本平靜得很,但到這一卷道書在光幕中出現以后,他眼瞼陡然掀起,在那光影中映照出來的道書瞥過。
道書上的內容清晰可見,與他記憶中,甚至是所修持、改良的秘術內容完全契合,沒有分毫疏漏。
歐陽晟面皮古怪地抽動。
但他目光從那道書處挪開,瞥見其他人的時候,卻也愣住了。
第131章
歐陽晟愣了愣,方才意識到,原來他曾經所學所修的秘術,在這光影里其實沒有更具體的內容。
他沉默一陣,旋即又扯了扯嘴角,不知是滿意還是自嘲。
倘若他曾經一身所學所修,能在今日諸多人的旁觀下展示,于他、于儺戲一脈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不論他這一場審判后是個什么樣的結局,儺戲一脈,大抵不必等他在陽世、陰世天地里布置的后手啟動,也能傳承下去。
光影不曾在意歐陽晟那復雜的心緒,它在歐陽晟激動、興奮的面容上略一停頓,便又往下繼續。
參悟采補秘術,到最后
那位青年儺戲法師用扁擔挑著儺戲行頭,遵循著先輩的腳步,行走四方。
但他與儺戲一脈的諸位法師不大相同,他除了在節慶時日于廟會、大圩間表演儺戲,祭祀神明及天地以外,他還會在暗地里留心觀察所見之人的資質與靈粹。
若有卓絕者,便以秘術采摘,以補益己身根基。
在修行這一份采補秘術以前,歐陽晟就已經是元神境界的真人,更兼之他時常在田野、村鎮間活動,少有招惹高門、貴胄子弟,倒是讓他又安安穩穩修行了數十年。
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人被抽去靈粹與先天元氣,化作一點本源,落入歐陽晟的根骨里。
當時歐陽晟已經是元神真人,被他選中的受害人不過都是凡俗,少有修行者,便是一身資質完好無損被抽取,又能給歐陽晟多少提升?
其質不夠純粹,歐陽晟很自然地走上了另一條路。
用數量,來填補質量的差距。
是以從歐陽晟得到采補秘術到他事發被打殺的那數十年間,被他抽取去靈粹與先天元氣的生人,已近萬人。
這近萬人中,最多的,便是年歲不大的孩童。
看著光影中映照出來的那一張張失去靈光與生機的稚嫩面容,他們的面容定格,目光黯淡,渾身上下被由內而外的死氣浸染
孟彰的眸色越漸暗沉。
到光影演化至歐陽晟身死敗亡,哪怕是郁壘、神荼兩位門神,都開始琢磨要怎么將孟彰攔下來了。
不過,出乎他們的意料,雖然孟彰一身氣勢攝人得可怖,但他仍然穩穩地坐在席間,沒有真的沖出去。
郁壘、神荼兩位門神面面相覷得一陣,最后索性就不費心琢磨了,他們直接詢問孟彰。
阿彰,你現在可還好?
孟彰緩緩掀開眼瞼。
他卻沒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