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自然。老人點了點頭,又逗趣也似地問孟彰道,你可想要知道到底都有哪些人?
孟彰無言看他,反問:先生愿意說嗎?
老人笑了起來,他擺擺手,目光越過他落在了他身后的謝尚:你真要知道的話,自有人能給你解答,并不一定就需要我來。
孟彰便道:這不就是了?
但這話他們都知道,不過是孟彰順著他的話往下說的而已,真正的原因其實在是在老人。
是老人他自己不愿說。
老人搖搖頭,他停下腳步,示意孟彰、謝尚、顧旦等人看向前方。
孟彰順著老人的目光看過去,便見眼前一片深闊夜空。夜空中,星辰點點,繁多幾如星海。
這里是棋海。老人的聲音傳了過來。
棋海?孟彰問道,若有所思。
老人點頭:這里收錄的,是太學這漫長歲月里搜集到的棋譜譜錄。
對癡于棋的棋癡來說,這里是他們心中的圣地,但對于你們來說老人淺淺地笑了一下,帶著他們轉身繼續走,大抵就只是尋常吧。
孟彰、謝尚和顧旦跟著老人離開,腳步沒有多少遲疑。
在儒林、碑林、星海之后,老人又帶著他們三人去了樂谷。
在那里,孟彰他們看到了許多飽浸著歲月氣息的樂器。
編鐘、鼓、琴、瑟、箜篌、笛、蕭
凡人所能想起的樂器,這樂谷里都有。
而在走遍這一片儒修的藏書樓以后,老人又接連帶著他們走過匯聚諸子百家傳承與種種記載的雜林、道門各家經典所在的道家山脈以及佛家諸般經典的佛家般若禪院。
孟彰很有些稀奇。
先生,太學藏書樓里竟然有佛家般若禪院?
要知道,孟彰投入此世將近十年,可一直都沒有見到有什么東西是跟佛門相關的。
他沒有過多地去了解,反正他修的是道,參的也是道,不是什么佛,也不是什么禪。諸佛有沒有在這方世界留下痕跡,佛法在這方世界里是什么樣處境,又跟他有什么關系?
老人原本要帶著他們離開的腳步停了下來。
他回身看他,目光中未見任何異色,但孟彰卻察覺到了些微妙。
你對般若佛家似乎有些了解?
孟彰不動聲色:畢竟佛家般若參空悟空,對于我等時常受種種情緒影響的陰靈很有幫助不是嗎?
陰靈沒有肉身這個渡世寶筏,時常受種種情緒影響,自己的、他人的、環境的,什么樣的情緒都能輕易挑動他們的神經,撩撥他們的心緒,使他們落入偏執之中。
所以相比較起來,參空悟空、勸說他人也告誡自己放下偏執的佛門,就對陰靈更友好一些。
老人笑了笑,不置可否:是這樣的嗎?
孟彰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就坦然地看著老人。
謝尚和顧旦對視一眼,默默放下心頭的那一點念頭。
不論是孟家在暗下關注般若佛門,還是孟彰自己私下里對般若佛門多了些關注,都表明了這個他們不甚了解的佛門,顯然不似他們料想的那樣簡單。
老人抬手一招,一本經文從身后的般若禪院中飛出,落在老人的手里。
老人將這本經文直接遞向孟彰。
孟彰多看老人一眼,雙手將那本經文接了過來。
經文扉頁上書寫的,是一種孟彰很陌生的文字。但孟彰能猜到它的身份。
是梵文。
這一部經文也甚為神異,明明孟彰根本就沒有學過這種文字,但此刻看著封面上的文字,卻就是有一種認知出現在他的心頭。
《佛說阿彌陀經》。
這是這些梵文的意思。
也是這部經文的名字。
拿著這部孟彰前生也有所耳聞的佛家經典,孟彰沒有當即去翻開書頁,只抬頭看向身前的老人。
老人對他點頭:你盡可翻開看一看。
既然老人都這樣說了,孟彰便也放下心來,他翻開了書頁。
謝尚、顧旦面面相覷一陣,目光齊齊落在了孟彰身上。
既是細看著他,也是看那本梵文書就的經典。
一頁一頁翻盡后,孟彰重又將書頁合上。
如何?老人問。
孟彰沉默半餉,終于道:很厲害。
是真的厲害。
這一本《佛說阿彌陀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卻是詳細地描述了佛門阿彌陀尊者的極樂世界,其中的豪奢、和樂、安寧、富足
足以滿足生靈絕大多數的想象。
若真有那樣一方世界存在,絕對會是生靈趨之若鶩之地。
只從這一本《佛說阿彌陀經》,孟彰就知曉佛門在他前生傳承綿延不絕,甚至能跟有正統扶持的儒家、本土根基的道家相提并論的原因了。
它真的太美好了。
老人向孟彰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