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前聽到的全是秦氏的不好,現在情況不同,面對李老實就有些不自然:“老實,你要去錦城府就多待些日子,手上錢夠不,我這里還能給你湊五兩。”
小滿的錢在山上,春鳳幫他管著,李老實要出遠門,需要多點銀子傍身。
李老實嘿嘿笑:“老爺子放心吧!我李老實再缺錢也是餓不死的,再說江嫂子那已經給我湊上錢,就不用你的銀子。
老爺子要保重身體,等我從錦城府回來,給你捎些貢酒喝。”
三天后,藥脂完成,這次不是用河蚌殼裝,而是用青泉灣藥坊特制小瓷瓶。
從青泉灣藥坊跟霍家藥坊合并后,所制的藥片就有了獨家包裝,用的是跟霍家合作窯場燒制的白瓷瓶。
大小高矮各種規格都有,瓶底刻有“青泉灣”三字。
江枝挑選一寸高的鼓肚小罐來裝藥脂,一共裝有五十罐,依然用打了青泉灣封號的木箱,這些本來就是成套裝藥用的。
李老實看著兩箱貨喜滋滋道:“江嫂子,這些藥脂至少能賣出三十兩銀子來。”
江枝不動聲色:“你若能賣出三十兩,我分你一半。”
熬制這些藥脂,豬板油成本花了八百文,另外藥材和酒精用了五百文,一共是一兩多銀子。
要是李老實能賣出三十兩銀子,那就是暴利。
不過化妝品本來就是暴利行業,現在只是開端。
此次沒有想過去讓李老實投靠聶家,江枝還是給聶老爺子寫了一封信,請他們關照一下夫妻倆。
這還是一年時間里,第二封給聶家的書信。
忙亂幾天,時間就到了臘月初一。
江枝在驛站曹驛丞那里交上一兩銀子,拿到一張蓋著驛站、張巡檢,還有二瑞三人印戳的通條。
這也相當于是徐二瑞開出的路引、加上曹驛丞、張巡檢驗證過的介紹信。
有這張條子,白丁李老實就能在沿途固定驛站花錢換乘馬車,雖然費錢又麻煩,但安全有保障。
于是已經人到中年依然不安份的李老實和秦氏,帶著兩箱藥脂踏上去錦城府拼搏的另一條人生路。
第487章 面子事、里子事
李老實和秦氏的離開,在徐家村沒有掀起波瀾。
之前的徐小姑做出惡事,村里人還能站在旁邊指責幾句,說點公道話。
徐冬娟的問題卻是徐長明、劉氏,包括小滿爺他們這些徐家本姓人做錯的。
現在他們全部齊齊啞口,就連牢騷話都不敢說,免得被村里那些孫子輩的孩童再拎出來背書教育。
進了臘月,徐家村又要開始忙碌,第一就是服徭役。
因為梨花鎮去年做得好,今年就免了徭役,宋亭長決定官府不征自己要征。
他已經嘗到當第一的甜頭,有縣令夸贊,自己在幾個亭長面前,說話都要大聲一些。
所以在得到免徭役的消息后,他就找了二瑞和江枝商量,怎么才能做點政績,要別人能看見的。
要別人看得見的面子工程,那就太多了。
修橋補路是實活,需要掏銀子。
老宋的意思是建塔、捐鐘、修寺廟,這種是有錢人最喜歡干的。
修完再立一個捐款碑寫上誰捐款多少,梨花鎮也可以做。
江枝否定修寺廟:“這次我去錦城府學到不少東西,第一就是修學堂,讓孩子們多學習。第二就是修水利,這兩件事都是蔭庇子孫后代。”
她想說都江堰,也不知道這里有沒有實物,萬一真有,自己不好解釋。
老宋捏著胡子皺眉:“水利耗時耗工,還需要占用土地,可不是隨便能動的,需要跟縣令通告,讓工房測繪才可以施工!”
江枝一聽就知道沒戲,要縣衙出頭,牽一發而動全身,等工房派人來勘察后再繪圖,只有這一個月時間黃花菜都涼了,自己還是搞搞徐家村的吧!
不過她還是提醒宋亭長:“梨花鎮外面的河堤可以搭些涼棚,說不定夏天時還能吸引人來擺攤設點做些買賣。”
梨花鎮街道短、場地小,每次逢集就擁擠得水泄不通,農戶想賣幾個雞蛋都擺不了攤,非常不利于商業發展。
去年冬天時河道挖了淤泥堆放在兩岸的樹下,只需要平整出來,就是一片露天集市。
若是鋪上石片,那就是高規格的購物廣場。
宋亭長一聽,這事好辦,不用多大花銷,讓人在河邊用竹搭起棚子,趕集時還能多收一文錢的費用。
哪怕到夏天漲水時,那些竹棚子被沖毀也不心疼,砍竹再搭就是。
他滿意點頭:“看樣子是需要多出門走走,見多才識廣。”
兩人各有心思一拍而散,宋亭長回去找其他村民砍樹搭屋。
江枝則安排村里修堰塘,又給學堂多蓋了兩間辦公室。
田貴他們早已經挖完麥冬,十畝地也重新上肥,準備第二年春天再種麥冬。
麥冬畝產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