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就二十戶人,江枝面前的竹筒中就插著二十根竹片,向下的一頭上,寫著數字。
村里每戶抽一根,是什么數字就是第幾位修。
夏秀才此時在江枝旁邊坐著,就在眾人彼此謙讓著不上前時,他不作聲抽出一根竹片。
江枝一看:七號!
田貴和徐根慶是急需修房,兩人分別抽了竹片:三號、十號!
其他人無論有錢無錢,也分別抽了竹片,彼此交換一看,第一家修房的居然是石猴子家,江枝家落在十九位,最后一個是李老實。
石猴子家是一個很特殊的家庭。
別人都是在單家獨戶流落在外不愿意回去,石家卻是兄弟兩個,帶著各自妻兒不回。
原因無他,這兄弟兩個都有點老實過頭,娶的媳婦腦子也不靈光,兄弟倆沒有分家,在老家就經常被鄰里欺負。
這次懵懵懂懂跟著人跑出來,還把值錢的東西全放在鄰居身上,結果那鄰居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不見了。
兄弟倆家人跟著流民走到渝州府,又懵懵懂懂來到這里,最后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只能留下。
知道自家是第一個修房,石猴子的爹石老大憋著臉看不出喜樂。
江枝問:“石老大,你家里有多少錢,馬上去驛站那里買磚石,我們就好安排人手給你家修房?!?
石老大搖頭:“我們沒錢!”
這是情理之中,石家就屬于村里不活躍那幾家之一。
兄弟倆沒有積極掙工分,也沒有另外找外補。
比如夏天有人采菌子,割蓑草,秋天撿桐子,還有扯草藥,各種換錢。
石家只老老實實做了四畝地,種的也是苞米紅薯。
兩家人不懶,天天撿柴,一年時間在屋外堆了一座柴山。
現在又天天撿青杠子,在室外堆了一大堆,江枝已經開始擔心要淋發芽。
石家若是要修房,就只能賣糧。
江枝道:“你們要是想修房,就賣糧先買料……”
石老大頭搖得像撥浪鼓:“不行不行,我們就住現在的房子,自己曬磚不花錢。”
徐根生多嘴道:“江村長,石老大家已經自己在摔磚了,他們不買不修房,就把他們這號廢了,直接用二號吧!”
二號就是他家,如果石家放棄,自然就該他家了。
江枝再次問石老大:“你們真的不愿意現在修,要等以后?”
石老大舍不得糧和錢,決定不修。
江枝不勉強,李老實天天自稱老實人,其實這石家才是真正的老實人。
為了眼前利益,老實人情愿吃虧也要放棄長遠打算,等以后再修房,想買材料就難了。
第263章 修房
石家不修,自然是徐根生家開始。
當場定下從自家開始,徐根生屁股一拍就跑了:馬上回家拿錢買料去!
徐根生家也是好幾口人一家子,爺爺身體不好,半年里基本上是躺著的。
家里都知道,時日不多了,現在老人就只念著一句話:死了能不能停進堂屋?
死時能有一副黑漆棺材,能停棺在自家堂屋,能請人做幾天水陸道場,那就是風光大葬。
跟其他人家不同,徐根生家早就為修房做準備,皮氏也一天天惦記著修房后就分家。
地基是老地基,以前的舊墻也拆了,若不是等人工,他家就要開始打土墻蓋草頂,湊合著先修幾間。
現在能買到瓦和木料,雖然也是土墻,但蓋瓦就好多了。
徐根生跑了,江枝這里還在安排后續。
現在全部買青磚不現實,大家都才剛剛解決飽,若不是窩棚不能長住,也不會急著修房。
所以村里這次修房多為夯土墻,用工最多的就是挑土,男工女工都可以用。
這樣一來,全村能挑土的人就很多,遇著上墻時打擠,反而耽誤時間。
說是一戶一戶的修,實際上只要安排得當,可以幾戶同時進行。
田貴和徐根有,再加上幾個修過房的青壯在一起商量,最好是兩戶同修,三戶清場準備,把時間安排緊一些。
大家都想早住進新房,可以理解,這個方案也得到眾人同意。
于是,江枝拿著每戶人家籌出來的錢,帶著賬房夏秀才馬上就去趙書吏那里買修房的器具和材料。
小青瓦,青磚,各種松柏木料,還有條石,小石子,沙子,石灰……
換成平常年月,需要花兩三年籌備,現在就直接用錢買。
徐家村這里多是青杠樹,質地堅硬是做家具的上等木料,但也因為質地過硬,用在修房時還得柏木和松木才好。
村里各家情況不同,多的五六兩,少則一兩二兩不等籌出銀子。
有幾家之前也跟著江枝賣過紅薯給官府,現在一并兌換。
還有的人家準備取一些糧食到鎮上賣,目前暫時是十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