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說出來,把劉氏和徐根有一家都弄懵了,這還是自己那個什么事都等別人幫忙的兒子?
也不知道他和王小菊在王家受到啥刺激,這是下了決心要發憤圖強了!
劉氏又擔心又高興:“你們兩個能想到吃苦就是好事,還是先在周圍幾個村試試吧!”
既然徐根寶夫妻存心掙錢,這一定就要支持,江枝也覺得還是先打聽清楚再去。
這事可以問張軍頭,他們在路上巡檢,時不時還要進村休息,哪個村太平好相處點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有什么事還能照應一下。
當江枝把這話說出來,全家頓時歡喜起來,王小菊都露出笑臉。
雖然是跟著丈夫出門,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總會害怕,要是有江嬸子找巡檢的人出面聯系,就再不擔心在外面有危險了。
徐根寶感激得又想跪:“江嬸子,你這又是幫了大忙了,我要報答你的大恩大德。”
江枝攔住他:“在外面好好干,別再給我丟人就是報答。”
第245章 秋收
從徐根寶這里,江枝還知道一件事。
之前徐家村放了消息想買建材,可除了賣豬牛的商販來,其他東西一直沒有確切消息。
江枝以為是價格問題,畢竟徐家村很窮。
現在才知道,原來還是王家在背后搞鬼。
王家在梨花鎮上放了話,說村里這筆生意是他們的,不許其他人爭。
在熟人社會里,自有一些規矩。
這話一出,還真讓王家給控制住了,周邊那些有木料的商販也不好來徐家村。
江枝很是生氣,不過當著王小菊的面,她沒有多說。
人家才被攆出娘家,現在又在她面前說娘家壞話。
人非草木,血親相連。
哪怕是恨,也不是能讓旁人侮辱打自己的臉,江枝不當仇恨轉移器。
于是,她只淡定說了一句:“我們再想其他辦法就是!”
王小菊此時已經臉頰緋紅,又羞又愧,恨不得鉆到桌子下去。
見江枝不再提王家,才暗暗舒一口氣,附帶投來一個感激的目光。
張軍頭那邊是很愉快的接待了江枝。
從那幾個窮混混身上,他沒有敲到多少錢。
只打一頓,再收王家五兩銀子的茶水錢給下面兵士,就把人給放了。
好在宋里正給自己準備的禮包不錯,沒白費力氣打人。
因為管理梨花鎮的亭長死在兵亂的那一晚,到現在還沒有選出來。
宋里正是暫時代任,雖然已經在縣衙掛了名,可章縣令說需要一年考察才能正式入職。
張軍頭不管這方面的事,但能在章縣令跟前多提提名字,說幾句好話總是好的。
此時看見江枝,張軍頭笑出一臉褶子:“江村長,地里的糧食是不是又要收了?”
江枝現在種的幾十畝地,他也是要分的。
第一茬吃青糧張軍頭就分了一部分,第二茬苞米紅薯,多少也得分點。
江枝笑笑:“不會忘的,就是不知道我那蚊香用得怎樣,有人在問不?”
張軍頭嘿嘿一笑:“有人問,不過問的多,買的少!”
從上次江枝給他一些蚊香后,路上巡檢過夜時就點上。
若是有人問蚊香,順帶提一句,若是想買也可以賣,反正有提成。
聽到問得多,賣的少,江枝點點頭,這個不著急。
自己這邊才勉強能供應上霍家那邊的銷量,沒有原料,今年是別想再添新的銷路。
張軍頭這邊是長流水,路在客在,只要有人問就是好事!
張軍頭知道江枝平時住在山上,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這次來肯定又有話。
果然,當江枝問周圍村子的治安情況時,張軍頭嘴一癟:“沿路的所有被毀村子里面,除你的徐家村已經安穩,其他村還是亂糟糟的,。
吃了上頓沒下頓,還做啥棉被,別去。只能往山里走,有幾個村還行。
我營里有兩個就是山里的,等幾天就讓他們帶那啥人去!”
張軍頭記不得徐根寶的名字,反正江村長讓找一個村,那就隨便指一個村。
江枝知道張軍頭夸徐家村這是真話,也不是故意說給自己聽。
從過往行人那里知道,沿官道受兵亂禍害的村多了。
其他村的村長也在盡力安頓災民,可有些事力不從心,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大家都苦哈哈的熬著。
徐家村這里有自己借糧,還付了工錢,大家能安心住下,再有巡檢站在不擔心治安,算是互利互好。
從張軍頭那里得到消息,江枝回來就給徐根寶一家說了。
這時候,江枝的新棉被也做好,王小菊和徐根寶沒有歇著,而是繼續在幫大哥大嫂軋花彈花,想盡量挽回自己之前做錯事傷害的兄弟情。
知道張軍頭答應讓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