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菊以前只在家帶孩子,并沒有彈過棉花。
雖然剛開始不夠熟練,好在年輕腦子也好使,沒一會就做得有模有樣的。
江枝見這兩個人沒有異常,于是沒有在這邊停留多久,找個理由就轉身去找劉氏和徐根有。
此時,劉氏母子倆正在家里剝苞米,也在焦急的等著江枝的到來。
在看著她人出現的瞬間,劉氏丟下手中苞米,急步迎過來,此時也不畏懼江婆子了,湊過頭來壓低聲音道:“二瑞娘,你說要做棉絮就做,怎么能讓根寶倆個人都出門去?
好不容易才掰過性子來,愿意種地干活,萬一在外跑野了又收不住……唉唉,我說這事要不得?!?
“根寶跟你說過了?”江枝意外。
她還以為自己需要仔細說一次,現在有徐根寶先說過,倒是省了自己費口舌。
“不是根寶,是小菊說的。她說讓根寶出門,她也跟著去,兩人走遠些好掙錢,要我幫她帶孩子。
還說每月給我錢,這樣我不下地,也夠買糧買肉吃,不用根有一家養老。”
劉氏愁得眼睛鼻子都皺在一起,她憂心忡忡:“我一個當奶的,帶孫子也是應該,哪里需要她給錢,就怕她嘴巴甜,故意說這些乖巧話哄人。
話說得好聽,結果丟下孩子不管,只顧自己逍遙快活去了。”
江枝沒想的自己昨天才告訴李老實彈棉花,結果王小菊就直接告訴自己婆婆。
其實……這種有事說出來,比悶在心里使壞的人好對付。
江枝坐下來,跟劉氏一起剝苞米,也慢慢說話:“劉嫂子,你莫擔心,人都是長了腳的,那兩個打也打了,勸也勸了,又不能每天綁著,真是要走也沒辦法管。
還不如大家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要是他們兩個人存心要掙點錢,帶個孩子出門不方便,家里能幫一把是一把。”
她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已經是成年人,要是真改不過來,也只有放棄。
反正已經分家,若實在看不過意,能給小孩子吃一口飯就是心善。
旁邊,徐根有一直沒有出聲,直到江枝說出“能幫一把是一把”。
他悶聲道:“我也這樣想的。
三四歲的孩子吃不多,一人省一口就能吃飽,現在也不用娘下地干活,在家做些家務帶帶孩子也行。
可是,根寶的性子不定,就怕他今天想這樣,明天想那樣。
要是在鎮上干活,每天能回來還好,聽王小菊的意思是一走就是一月半個月。
這時間太長了,哪怕我平時幫他看著莊稼,那播種上肥的事還得他自己做。
兩頭顧著,既耽誤了農活不說,還又掙不到錢,除非農閑時出門做幾天。”
江枝眨眨眼,還好!
看來徐根寶沒有把想將地交給李老實糟蹋的事說出來,不然徐根有還得被氣死。
還有這做生意的手藝人,自然是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去。
只有人等生意的,沒有生意等人的,好不容易找到事,遇上生意好,幾個月回不來也是正常。
就是交通發達的現代,出門打工幾年也難回,更何況是車馬難行的時代。
不過,這些話現在還不能說,一切還得看徐根寶夫妻倆的心思。
江枝招呼徐家的大兒子徐強子到跟前,摸出二十文錢給他,讓他找李老實到鎮上買些肉回來。
今天要在徐根有家吃飯。
劉氏攔著不讓:“二瑞娘,簡單吃點茶飯哪里需要買肉?!?
徐根有起身就到里面翻床鋪,想去拿家里藏起來的錢袋。
江枝笑著道:“劉嫂子,巧云這些時間來一直都來麻煩你,我買肉添個菜不算啥,你就別推推攔攔的。”
巧云這一個月里時不時來村里聽學,要喝水什么的都是到劉氏這里來,劉氏對她也是很照顧的。
江枝還想在飯桌上把氣氛搞起來,有些話才好對徐根寶夫妻說。
第244章 出門
很快,得到消息的李老實就屁顛屁顛的來了。
“江嫂子,真的是要買肉?”
“是,你腿腳快,早些買回來!”江枝道。
李老實暢快回一聲:“好的嘞!我這就去。
哦,對了,劉嫂子,根寶跟他媳婦兩人做事還合拍,有板有眼的?!?
他這陣一直都在晾棚那邊守著的,故意看兩人干活。
劉氏勉強笑笑:“能做就好!”
李老實去鎮上買肉,不是一個人去的。
他現在已經成了村里的孩子王,走哪里都是前呼后擁。
就連現在頂著太陽走十里也有陪伴,徐根有家的孩子,田貴家的孩子,還有石家、林家的,都被他的嘴哄得團團轉。
李老實又最會花錢,二十文讓他買了肉和豆腐,還另外掏錢給每個孩子嘗了一口糖水收買人心。
有這些小眼線在,于是,村人在李老實這里就再無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