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藥的味道,終于相信是自己挖錯。
江枝在崖下只說草藥,沒有提村里的事。
自己知道即便不提,小滿爺和小滿奶都知道發生了什么。
那些事小滿會挑合適時間告訴他們的,現在自己說得嚴肅反而嚇人。
這次除了草藥,江枝和小滿兩人還撿到不少干透的桐子,兩家分著用。
因為冬天少雨,這些十月就成熟的油桐果雖然腐爛了外殼,里面的桐子卻保存下來。
油桐也是西南最常見的樹木,桐子榨出的桐油在任何時代都是硬通貨,在現代更是被譽為軟黃金。
桐油是一種優良的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銹、不導電等特性,用途廣泛。
古代也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用在建筑木器、兵器、車船的防水、防腐、并可制作油布、油紙,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江枝還知道,桐油還能做肥皂、農藥和殺蟲劑。
不過,此時的桐子只能回歸它最原始用途,把剝去硬殼的桐子用細簽串起來,點燃能照明。
就是火大煙滾滾,點一次就要熏黑一大片屋頂。
若是在屋里點桐子,一晚上就會熏出幾張大黑臉,所以桐油也是做墨錠取煙灰的好材料。
回到自己家,江枝把自家分到的桐子交給迎過來的巧云,讓她有空就剝殼備著。
從到山上后,為了省燈油,晚上都是燒一堆柴火取暖照明。
有了桐子,就可以在室外應急時用,不怕風吹雨淋。
把桐子交出去,江枝連水都沒有喝,趕緊把剛采來的兩種藥草晾曬在地上,不敢捂壞了,還耽擱了這難得的好陽光。
雨停了兩天,但地上還有些潮濕,看來還得趕緊搭建木架子,搭棚子,方便以后曬藥。
江枝剛回來,徐二瑞也從梯田過來了,他今天不砍柴挖葛根,而是在砌田坎。
“娘,麥子又長高了!”徐二瑞喜滋滋道。
從播下麥種,他就天天去看,這可是一家人一年口糧,不能出錯。
剛開始下著雨,麥子沒有什么動靜,這兩天雨一停,太陽讓氣溫回升,麥苗像是得到什么信號,連夜嗖嗖躥出地面,已經長出兩片葉子。
若是正常年份,這時候的麥子吸足雨水,那才是真正的瘋長。
毫不夸張的說,老農民在地邊坐著,都能聽到麥苗拔節的聲音。
種子進了土壤,人心落到實處。
種子發芽長苗,人心就有了盼頭。
鋤草,看苗,小滿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佝著腰早早去看各處的莊稼,隨手再拔幾捆草回家喂兔子。
看過之后這一天的心情也特別好,心情好了做什么都順手。
第二天,知道江枝要曬草藥,會點木匠手藝的小滿爺“順手”就給她搭建起木架、棚子。
他是生怕別人嫌棄自家成拖累,努力表現自己的價值。
接下來,二瑞和小滿每天在各處山上挖葛根、挖野山藥,再尋找一些在沒有被雨泡過,勉強能吃的青岡子,順帶著找雞爪參回來。
江枝就把這些草藥熬水燉肉,給兩家分著吃。
不光是徐大柱的身體需要調理,這里每個人的身體都需要補。
每次鍋里放上一塊肉干,再放上藥料,喝湯吃藥,多少帶點肉味。
而且雨后的葛根水份足,燉煮后越發變得軟糯可口,還能管飽。
崖上兩家人就這樣你來我往,相互幫襯著過春荒。
綿綿雨停后的日子,有陽光的時間一天比一天多,氣溫也一天比一天高。
地上的濕氣蒸騰,山巒間晨霧繚繞,老云崖像是飄在云里,霧氣要到正午時分才會完全消散。
無論天災還是人禍,都攔不住季節循環,遲來的、該來的終于還是來了。
各種災難只是地球的瞬間停機自我修復,現在不光是各處綠草茵茵,就連山火燒過的樹枝也吐出新葉。
幾乎就是一夜之間,原本光禿的荒坡就鋪上草毯。
那些生命短暫的小花迫不及待的進入繁殖,粉的藍的,在低矮草叢里時隱時現。
林間毛桃花開了,野梨花開了,苦李、酸杏的花也開了。
這些山間的野果樹東一株西一株的野蠻生長著。
花朵兒粉的,白的在滿目綠葉中熠熠生輝,給正饑腸轆轆的蜂兒蝶兒們標識出自己的位置。
第37章 春天的槐花
春暖花開,野菜也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