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添覺得這個事情是有辦法折中的:“您看這樣行不行?我們可以嘗試在茶市里做一個專門的懷舊欄目,一個星期七天,每天提供一種傳統點心,數量有限,供完為止。這樣,既能控制成本,客人們也會有新鮮感,說不定反而賣得好。師傅們還能把老手藝傳承下來?!?
“這個辦法好?!瘪T廣安贊同。
李添回熱菜部的時候,沒看到康時漢,隨口叫了一個炒鍋師傅來問,說是請探親假,家里老母親突發了急病,估計一個星期都來不了了。李添給康時漢打了個電話,安撫了幾句。
吃員工餐的時候,他難得和許英紅坐在一起:“你最近怎么樣?”
他聽說了一些關于她最近的情況:“經理跟我說,前天大堂外頭差點走丟了一個小孩子,是你及時發現了,帶回去給她家里人的。還被表揚了來著?”
“小孩子跑來跑去,玩夠了找不回之前的桌子了不是很正常?我就是多留意了一下而已?!痹S英紅看起來精神不錯:“都挺好的,就是你們的電子系統還要適應一下,那個電腦好復雜,比在你家的時候復雜多了。菜單我還一早背熟了,結果現在都不用背菜單,全部是電腦錄入?!?
“一早上幾百張臺,各個都手寫單寫到什么時候去?”李添笑道。
“事先聲明,我不是想偷懶啊,我就是單純好奇,”許英紅問:“為什么荔府不掃二維碼呢?既然都做了錄入系統,如果做二維碼,連我們去電腦錄入的這個環節都省去了,不是更高效?”
李添反問:“你看看每天來嘆茶的有多少中老年人?”
許英紅立刻明白了。
中老年人其實才是茶市的主力軍。年輕人要上班,哪有時間早上來喝茶吃點心。而中老年人點餐肯定是更喜歡紙質單而不是二維碼的。
許英紅也聽說了荔府要裝修改造的事情:“其實我有一個想法?!?
“你說。”李添很認真。
“我是剛好那天上菜的時候聽到一個客人在對家里小朋友講,以前茶樓都是樓面推著小推車,摞著蒸籠出來走動的,客人要吃什么,現場看現場拿就是了,有些特點、超點才下單給廚房做?,F在的小朋友基本上都沒有見過了。”
“如果這次我們改造升級,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還原一部分這樣的形式?畢竟,現在能這樣嘆茶的茶樓,就算放到全國,也沒有幾家了吧?大家覺得這種形式很獨特,也會多來體驗?”
許英紅笑了笑:“不過,這只是我自己的小見識,你當玩笑話聽,要是對經營不好就算了?!?
“那倒不至于。只是可能成本上會增加?!崩钐硐肓讼耄骸澳阕屛一厝ハ胂氚伞!?
一個人高馬大的廚師這時候端著一只湯碗直沖沖地過來,圍裙上還滿是血,一骨子血腥氣。李添背對坐著第一時間沒看到,是許英紅先看到的,她嚇了一跳。就見對方把碗重重地嗑在了桌上,砰的一聲,放下之后就往后退開好幾步。
許英紅皺眉:“你什么態度?沒看到副廚在吃飯?”
那廚師趕緊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副廚。因為您說想喝三及第,我就想……趁著您吃飯的時候拿過來。我剛剛到處找沒找到您,我怕湯涼了不好吃了,所以有點著急了。”
李添對她微笑:“幼文姐?坐吧。麻煩你了?!?
扈幼文還是保持著距離:“我身上一股子血腥味,不好聞,算了算了。”
李添聽她的口音親切,也用客家話和她說話:“沒事,您坐吧,我們都習慣了的。我媽媽家里也是客家人,不過是在惠州,我小時候過春節還和她回去過老家的。”
他喝了一口那碗三及第湯,拿筷子揀了一筷子豬肉:“我記得以前我媽叫這個叫季頂肉對吧?”
扈幼文笑起來,她一笑臉上的兇相就弱化了不少:“對對對,這是我們客家人的叫法。”她順勢坐了下來。
“您在我們這里做了多久了?”
“我和阿夏是同一批進來的。三年了。”
“我聽阿夏說您是自己從梅州一個人過來的,家里人沒有意見嗎?”
“我和我老公好早就離了,小孩子現在跟我。她平時都在學校里,我自己也還好?!?
“她喜歡您做的菜嗎?”
扈幼文搖頭笑得很無奈:“她現在愛吃重口味的東西,什么麻辣燙啊螺螄粉啊火鍋之類的,周末好不容易給她做一次飯,她就說媽媽你又不放調料,逼得我給她做辣菜?!?
“我覺得這湯就挺好喝的呀?!崩钐碛趾攘艘豢跍骸鞍⑾膽摳f了,我們的新菜團隊需要一個人,協助熱菜開發。不知道您有沒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扈幼文是準備好“面試”才來的,她把一個舊舊的b5筆記本遞給李添:“我老實跟您說吧,其實我來荔府三年,沒有正式上過灶。所以我的水平和熱菜部的同事們比,肯定是有差距的?!?
她頓了頓,“但是,這三年每次的新菜試吃會,我都是有參加的,我也遞交過幾個自己做的菜,食譜配方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