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就他一個讓宋裕明指了名字要收徒,大家都在議論他,在注意他,他簡直不可置信。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打動了這位大領導。
李添端著那副相框看了一會兒,把東西放下,心想,老男人不會是趁他睡覺故意換的照片吧?
他從房間里出去,樓下是開著燈的,書房的門半掩,里頭窸窸窣窣翻弄書頁的聲音。
李添終于記起他是過來找菜譜的,心里有點愧疚,推門進去:“太晚了,您去休息吧。”
宋裕明早就聽到了他的腳步聲:“來。”
李添走過去,看到宋裕明手里的那本原文版的哈羅德·馬基《食物與廚藝》第一冊 ,笑起來:“怎么想起來看這個?”
“看到了就隨手翻一翻,溫故知新。”宋裕明放下了書,拉過人來接吻:“怎么不繼續睡?”
夜深人靜,心愛在懷,熬夜也是愜意的。
李添回吻他:“您去睡吧,我來找。”
宋裕明轉了個身,從身邊堆放的書冊里抽了一本出來,封面正是《飲食男女》的經典劇照——父親老朱在餐桌前握著女兒家倩的手那一幕,桌上是做廚師的父親為了孩子們做的飯菜。
李添拍拍那封面上的積灰,往里頭翻:“對,就是這個!”他興奮起來就去親宋裕明:“您怎么這么厲害?什么都有。我以為我要去一趟香港才行呢。太好了,這下省事多了。”
宋裕明神氣地揚著下巴。
作者有話說
宋:快來看這里有個老實人,我說去找菜譜,他真的信了。
(《飲食男女》就是李安的家三部曲之一,因為太出名了,我就不標注啦。)
第15章 川粵結合龍鳳呈祥
李添已經翻到了龍鳳呈祥那一篇,一眼略過去就記下八分,再仔仔細細研究配方表。
“好了,找到就可以了。”宋裕明把書抽走,抱起他來:“先睡覺。明天還要上班。”
李添依依不舍看著那本冊子。
宋裕明把他抱上樓,給他找了自己的睡衣,他坐在床上還想著剛剛看到的配方:“原來是用的雞豆花的做法,可是雞豆花不是粵菜啊,龍鳳呈祥不是粵菜嘛?”
宋裕明蹲在衣柜前:“本來電影里設定老朱就是有川菜底子的,這確實是一道川粵結合的菜。”
“但是雞豆花好難做啊。”國宴名菜,開玩笑。
“現在知道難了?那不做了?”
“我是在想怎么改,做肯定是要做的,要想個省力的方法做,但是口感味道又不能差的……”
宋裕明把睡衣扔給他:“明天的事就明天再想。”
李添抱著睡衣,還是忍不住雀躍之情:“您去臺灣的事情我怎么沒印象了,11年我就進荔府了呀。圓山飯店我好早就聽說了,做的當真那么好嗎?他們說孔二小姐在飯店底下給老蔣挖了一條避難的隧道,是真的嗎?您見到了嗎?”
宋裕明知道今晚這個睡前故事不講是不安生了,哄他:“先去洗澡,洗完了給你講。”
小徒弟乖乖洗干凈了,鉆到被窩里,往師父手臂上枕,軟涼的頭發搭在手臂皮膚上,蹭出微微的癢意。宋裕明抓著他的頭發一邊玩一邊講故事。
“隧道確實有,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很早就已經對游客開放,就一個樓梯,旁邊還有一個滑梯,里頭很低矮,我還試了那個滑梯,挺好玩的。”
“圓山還不錯的,后來你走了,18年我還去過一次,他們什么都做,有好多間餐廳,粵菜、江浙菜、臺灣菜、西餐……都有。出品質量有保證,粵菜很正,但菜式不算新,主要是吃個文化和歷史氣氛,有些是以前專供老蔣和宋家的東西,什么紅豆松糕、夫人魚羹……”
李添記得宋好像是出生上海:“宋喜歡吃江浙菜。聽說老蔣當時帶走了好多大廚是不是?”
“帶肯定是帶走了人的,但真實的歷史資料要去檔案館查了。”
“我也好想去玩啊。以前還能自由行的時候,我一個同學去過,環島騎行,說風景很漂亮。可惜現在不能去了。”
“以后肯定還是會開放的。你想去,我搞個商務邀請函,商務名義也是可以的。”
李添玩著師父睡衣上的扣子打哈欠:“我想和您一起去。”
他還沒有和宋裕明出去過。以前他們一個是熱菜部主管,一個是總廚,宋裕明雖然有無數開會、交流的出差機會,但李添不能跟著一起走,要不然荔府要轉不動了,他們兩個至少得有一個是留在飯店里的。所以,也就一直沒機會一起出去。
宋裕明親一親他的額頭:“會有機會的。”
李添當他是哄他的。
只要菜譜找到了,他現在的燃眉之急就解決了。
龍鳳呈祥本來是粵港澳地區的婚宴、年宴必備菜,后來又因為李安的《飲食男女》享譽內外。
八十年代隨著經濟騰飛和水產蓄養業的快速發展成熟,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龍蝦、鮑魚、魚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