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灶屋前的宋慧娟直擺手,“去罷,啥事都沒了。”如此,陳明寧才坐上的她大哥推著的洋車子,兄妹倆徑直出了村口,往前走到頭拐進了關廟鄉。上半年過了年,老宋頭跟著宋浦為去了趟廣海,住了三個月就住不下去了,無論如何都要回來,宋浦為拗不過,只得把人送了回來。宋浦華知道后,沒過兩天又回來把人接去了南定,在那邊也沒住幾天,這個夏天都沒過完就趕著八月十五回來了。八月十五,宋慧娟知道消息過去看他,老宋頭正坐在門口和一堆老頭乘涼,搖著蒲扇說說笑笑好不愜意。進了院宋慧娟才問,“老三那兒住的咋了?”當初從宋浦為那鬧著要回來,只說是身上潮氣大,癢的人睡不著,等回來宋慧娟一問,才說了實話,在那邊吃不慣也住不慣,二兒媳婦還是個小姑娘,脾性也直,住在一起不方便。但老三家里的脾性是穩重不少,這一點宋慧娟是清楚的,因此她才會這么問。“老三那兒是好,成天連個院子都沒有,就那兩間房,走過來走過去,”老宋頭當著他閨女的面兒是一點兒也不含糊,“我坐的難受。”聽老爹說完,宋慧娟也明白了,“老二跟老三總想盼著你跟著去享享福,你是一點兒也不習慣,這一回就跟我回去罷?”老宋頭聽了便搖頭,“我有胳膊有腿,人也不是不能動彈了,我哪兒也不去。”不僅是宋浦為和宋浦華失敗了,宋慧娟也沒把人請走,只得隔上個把月就來瞧瞧,平日里還是多讓宋浦生來看看,年紀越來越大,身邊總得有個人守著。當初在南定那幾個月,陳明守隔上一個星期就要過去看一趟,打老宋頭從那兒回來后,這還是頭一次過去,因此特意拐到了街上買些糕點。陳明守今年比著往年回來的早了小個把月,大事這父子倆早都安排妥當了,屋里的小物什也早早備好了,宋慧娟便也沒什么操心的,只等著盼著好日子早些來。陳明安也因著這事早回了一星期,陳明實倒還不用請假,學校里一放了假就趕了回來,還是個中學生的陳明寧也是如此,這座小院子里又熱鬧了起來。宋慧娟聽著院子里傳來的明寧喊鬧的聲音并不覺著聒噪,撿起鍋里熱氣騰騰的饃饃又盛湯,進來的陳明安看見后端了湯放到案桌上,朝外喊一聲,“吃飯了。”朝外一喊,這間灶屋就擠滿了人,新起的灶屋并沒有特意擴大空間,還是在原本的位置上起的墻,整體的構造還是一樣,只在煙囪靠墻處留了幾個像樣的通風口,看著還過得去。“大哥,咱請不請放電影的?”陳明寧坐在長凳子上側過頭問。陳明守笑著搖頭,“你想看啥電影?”“紅河谷,”陳明寧立刻叭叭說起來,“上回玉容她二哥成家就請人放的這個,還沒看完咱娘就非得叫我回來,后頭好些都沒看完哩。”陳明守聽她說完,點頭應了她,“那好說,回頭我帶你去北關看。”“真的?”陳明寧被這個消息砸得就要跳起來,可下一秒她就扭了頭看向了坐在灶下的她娘,見她娘只埋頭吃飯似乎沒有注意到自己,立刻又縮回腦袋放低了聲說,“那不能告訴娘,不然指定不許我去了。”“沒事,”陳明守露出笑來安撫她,“回頭我跟娘說。”陳明寧直點頭,有她大哥說情,她娘總不會駁了的。現在她娘也就只管自己了,大哥大姐還有她二哥辦什么事,但凡自己拿了主意,她娘便很少說什么。至于她爹,更不見她娘說什么了,也就只有她一個做什么事兒,成天還要找她娘,只有她娘點了頭,她人才能跑得出去,連她爹點頭也沒用,眼看著都要跟她娘一個戰營了。坐在灶下的宋慧娟又哪里聽不到,案桌離灶臺只隔了幾步遠,眼看著過了晌午就得迎人來了,她便不分心了。照陳家溝的老禮兒,成家頭一天過了晌午,本家的人就都會先來提前看看情況幫幫主家的忙,小娃娃們也都跑來湊個熱鬧。陳明寧帶著這些個小娃娃玩鬧時幫著做些活,隨手遞個小物什,一個兩個滿院子的跑,陳明安跟在宋慧娟身邊在灶屋里幫襯著做飯,晚間的這一頓飯是少不了的。酒桌飯菜是特意請的人來陳家院子里操辦,桌椅板凳是提前一晚來陳家先擺上,陳明守帶著陳明實照看著這些來往的人,因著陳庚望往日結交的人多,十里八村共事的人也不少,又趕著年關,年輕人也都趕回家來等著過年,因此陳庚望早算好了,至少擺四十五桌,院子里無論如是也放不下的,剩下的那十幾桌就得放對面的空地上。至于陳庚望,正和來幫忙的幾個叔伯兄弟們仔細交代明兒的安排,跟著轎車一起去人家女娃娃家的人也要提前安排好,哪一個扛禮單,哪一個帶禮錢,方方面面,連那已經備下的煙酒都得有人看顧著,這些個都是要本家的兄弟們幫忙做的。正在灶屋切菜的宋慧娟打眼看了下站在院子里的男人們,心里多少有了數,還好準備的饅頭酒菜讓人先送來了些,不然只她置辦的這些怕是不夠。孟春燕洗好鍋,立刻準備下一道菜,打眼一看沒瞧見魚,便問,“明安,魚哩?”“三嬸還沒刮好哩,”陳明安忙跑到了井邊,看了看曹桂琴手上的魚,也蹲下身子拿出了剪刀,一下一下刮下了滿地的魚鱗,又朝門檐下喊一聲,“明寧,來壓水。”流動的陳明寧立刻就跑了過去,身后還跟著幾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吵吵鬧鬧一大串。“涼菜都備好了,”宋慧娟斂好案桌上的菜,拿起盆里的兩整雞,手起刀落,這兩只整雞下就被剁成了散塊兒,舀上兩瓢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