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浦為看著他這個大外甥也不免說,“要是路上遇見,我真不敢認了。”仔細看,陳明守長得更像陳庚望,只是臉兒比著陳庚望更顯瘦,個頭雖比不上陳庚望,可再長兩年許就能攆上了。隔幾天不回來,宋慧娟心里就總覺著他在學校吃不好,每每都要添點肉,陳庚望今天拎回來的這條魚也是如此。陳明守跟著家里這兩個長輩說了幾句話,才進灶屋來幫他娘,把明安喊了起來,“我燒鍋。”陳明安也不出去,兩人就這么擠在灶下,宋慧娟指了指后天的竹筐子,“紅薯在里頭哩,悶個暖暖手。”聞言,陳明守伸著細長細長的胳膊,大手拿了三個,挑開灶里燒的通紅柴火,往里塞了塞。等最后這條魚起鍋,撒了點小蔥,飯就做好了。“洗洗手,”宋慧娟拉住要跑過去的小搗蛋鬼,拿了浸濕的熱布巾一根一根的給他擦著小手指頭。小搗蛋鬼心里想著要坐過去,可也不能不聽他娘的話,只好由著她了。等擦凈了手,人一下就跑了過去。他不跟著陳庚望做,反倒是跟著他大哥,兩個兄弟挨得緊緊的,宋慧娟時不時看看他,比著前幾年也不省心。飯桌上開了酒,兩個大男人喝起來就吃得慢,宋慧娟帶著幾個小的吃完,也不著急收拾,娘幾個湊在一起說說話,問問她大兒在學校的情況,想著等會兒再給他做點啥吃,好讓他明天帶到學校。宋浦為不在這兒多留,吃過飯和陳庚望坐在院子里醒了會兒酒就要先回大宋莊了,陳明守拎著東西,后頭跟著那兩個弟弟妹妹一齊把人送到了村口。那夫婦二人把人送出門又返到家中,宋慧娟留在院子里開始收拾殘局,陳庚望還閉著眼倚靠在院子里的椅子上。這時已到了三四點,草棚子下頭養的那些雞鴨牛馬都叫喚了起來,騰不出手的宋慧娟這才想起來他們,急忙忙撂下手里的碗筷。人剛走出灶屋的門,她那大兒就帶著兩個小的推開了門,端過她手里的盆,“娘,我去喂。”說著,高高瘦瘦的人就走到了草棚子下面,一勾手就翻開了草袋子的口兒,從里頭挖出了干草料倒在石槽里。陳明守雖說五六天才回來一趟,可家里的這些活兒都是干慣了的,宋慧娟見那兩個小的也跟在他身邊幫忙,便轉身又進了灶屋去忙。鍋碗瓢盆里里外外刷了三遍,宋慧娟也停不下手,還得和面蒸一鍋雜面饅頭,包點素包子,再團一鍋窩窩頭,該給她大兒多帶點吃的,這個年歲正是半大小子餓死老子的時候。一頓飯,陳明守得吃上三四個饅頭,還不說喝的一大碗湯,有時麥假回來干活兒就比陳庚望吃的還要多。忙活這一下午宋慧娟才蒸出這些來,都是要給陳明守帶走在學校吃的,家里頭也是兩三天蒸一回。自打草棚子底下養了這些雞鴨牛馬,每到年底都能拉去鄉里賣個好價錢,但大多數時候還是得跑得遠些,到縣里北關那邊價錢就能賣的更高,今年等陳明守放了假,家里那頭大黃牛生下小牛犢子,他們父子倆就得拉著車去縣里一趟,把這些該賣的賣,再買上幾只小豬仔帶回來。這些都是一筆不少的收入,跟著每年種地分的糧食算得上同等重要了,幫著這個家把日子過得不知好了多少。晚間這頓飯就不用那么折騰了,宋慧娟剛蒸好的饅頭窩頭,有幾個貼在鍋上燒得焦黃的底兒,幾個孩子都愛吃,腌好的臘八蒜和蘿卜條配著吃,喝上一碗煮好的紅薯茶,里面放了三個雞蛋,三個小的一人一個,這些就夠他們吃的了,中午剩下的菜熱一熱,陳庚望掃個底兒,至于宋慧娟更好對付了,吃兩個窩頭了事,一家子就這么吃了飯。飯后還要再喂一遍草棚子底下的牲畜,煮了些紅薯疙瘩,再趁著火兒燒點熱水,給幾個孩子燙燙腳。風一吹,外頭就呼呼作響,天上下起了小雨,屋子坐著冷,幾個孩子就都擠在了灶屋里烤烤火。有他們看著,宋慧娟就不用時時盯著鍋,進了屋把宋浦為帶來的那些料子和衣裳收拾整齊放進了箱子里。水燒開了,也不用大人操心,陳明守和陳明安隨手就能干,陳明守掀開鍋蓋子,把里頭的紅薯疙瘩盛出來,拌著干草料倒進食槽里,陳明安拿了他們的盆來,盛了熱水,就端進了屋。“爹,水燒好了,”陳明安沒在堂屋瞧見她爹,就要往里頭去。正在床尾收拾箱子的宋慧娟聽見她的聲音,忙轉過身來拉開簾子,“燒好了?忙起來就忘,鍋里還煮著紅薯疙瘩哩。”“才燒好,”陳明安把木盆放到床邊,出言攔下了她娘,“明實跟著大哥去喂了。”“成,”宋慧娟這才又轉過身,拿起宋浦為帶來的那些花俏衣裳給她,“這幾件等開了春兒就能穿,還有這個,過兩天給你做件小襖穿成不?”“這么多哩?”陳明安看了看她娘疊的整整齊齊的一沓有些驚訝,她以為那些花樣子就很好了。“大小都有,”宋慧娟又指了指箱子,“這幾件我瞧著你穿正好,里頭的那幾件小。”“成,娘做了我就穿,”陳明安扒著箱子看,指著一件大一些的衣裳,“這個您穿正好。”“凈胡說,”宋慧娟收起那一沓衣裳,“那兩身等你再長兩年再穿。”“那您哩?”陳明安見她娘回避,“今年您還不做新衣裳?二舅舅不是帶了布料嗎?”宋慧娟避不過小姑娘的問詢,只得轉移話頭,“水都端來了,你爹還沒回哩?”陳明安早不是三四年前那好糊弄的小娃娃了,見她娘避而不答,撅著小嘴也只得往外瞧,正好瞧見了走到灶屋的人,“那不是?”宋慧娟合上箱子,從里頭走出來,“去,趕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