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冷下去,宋慧娟自然也沒有注意到,二人一人在外一人在內,這樣的日子過得大半月,宋慧娟便能正常勞作了。這時已是十月中旬了,天兒漸漸冷了,尿布洗了搭在繩上晾一天也能干,但若是等到天兒再冷些就得放到柴火堆里烘烤了。想到此處,宋慧娟決定去拾些枯樹枝,要是等月子過了再去只怕就拾不到了。等宋慧娟洗完尿布進屋時,就見陳如英趴在床邊一個勁兒地晃悠著搖籃,看樣子小家伙又睡著了。這搖籃被陳庚望抬到了窗邊,半晌午太陽不太曬的時候給小家伙曬曬,也能去去黃疸。“睡了?”宋慧娟走近壓低了聲音問道。陳如英重重的點了點頭,卻是不說話生怕把小家伙吵醒了。“歇歇吧,”宋慧娟把人拉起來坐到床上,“晃多了以后就該長脾氣了。”“晌午想吃啥?”宋慧娟倒了一缸子水遞過去,“我去做。”“不行,不行,”聽了這話,陳如英連連搖頭,水還沒喝進嘴里,“大嫂還坐月子呢。”“好多了,”宋慧娟喝了口熱水,自己休息了大半個月了,精神已經好多了。“那也不行,”陳如英還是不大愿意,“啥飯我都會做了。”“大嫂給做紅薯饃饃咋樣?”宋慧娟干脆轉了話題。陳如英還是沒抗住誘惑,點點頭,“好。”等到下午陳庚望去上了工,宋慧娟又喂了一遍奶,才拿著一捆麻繩出了門。而那個正呼呼大睡的小家伙此刻啥也不知道,就被宋慧娟托付給陳如英了,正好趁著他白天睡的多,不大鬧人,宋慧娟打算去撿點枯樹枝。現下正是落葉的時節,宋慧娟特意跑遠了些,那北河邊樹多,落下的枯樹枝自然也多。她走了好一會兒才尋得一堆多些的樹枝,那捆麻繩正好可以從樹枝中間綁起來,這樣一來能拖回去不少呢。一趟就捆了兩大捆柴火,緊著燒也能用上個半月,這等冬天再來就好過多了。不過宋慧娟沒打算就找這么多,畢竟這種東西有多少都不嫌多。等村里都尋得差不多了,宋慧娟打算去另一個地方瞧瞧,那兒不大會有人去。——墳地。每個村或是每個大隊都要一片集中的墳地,或是上面按片兒劃分的,不過更多的是陳家溝這種老祖宗一輩輩傳下來的風水寶地。這種地方平常很是有人來,除了清明過年,一般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沒人來。如此一來,正好便宜了宋慧娟,不少的枯樹枝自然堆積了一層又一層。來回折騰了三趟,終于夠過冬天了,能足足的過。不過這么一來,宋慧娟捆最后一捆柴火的時候天兒已經快黑了。正好趕上下工吹哨,這個點人正是多的時候,她不大想遇見村里的那些婦人,干脆等等,差不多半個鐘頭人也就散光了,正好那會兒天也能黑了。可陳家那邊可就亂了,小家伙早已經餓得哇哇大哭,陳如英哄不過來,正巧被下工的陳庚望撞了個正著。陳庚望下了工一回到家就沒見那婦人,等吃了飯還是沒見到那婦人,連這臭小子也是他給看顧的。除了這臭小子,家里也就只有陳如英能知道她去哪兒了。不等他問,陳如英就全部交代了,還真是又出去亂跑了。陳庚望問了明白就大步朝墳地趕了過去,那婦人還真是大膽,這么黑的天兒連墳地她也敢去。還沒走多遠,遠遠的就見那小路上有個人影,拉著長長的影子,身后拖著兩捆柴火。“趕緊回去,”陳庚望真是氣不打一出來,從那婦人手里接過柴火,往身后一甩就提溜起來了。宋慧娟著急,只顧著避開人倒忘了家里的小家伙了。她最后出來時小家伙正呼呼睡著,便沒有喂奶,哪成想耽誤這么一會兒就快餓壞了。陳庚望站在那窗邊看著她,見她只顧得低頭去哄懷里的那臭小子,轉過頭卻又掃到院子里堆著的樹枝,那臉上的冷霜終是壓了回去。喂飽了小家伙,宋慧娟也有時間填補兩口飯。一塊紅薯饅頭,一碗紅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