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思來想去,明窈想不到什么比讀書識字更合適的了。不光是狄宇,便是族里的其他孩子,在草原上不識字無妨,可日后他們總有去邊城的一天,能識得三兩文字,就算沒有益處,也總不會壞。狄宇今晚得了小弩,又領了差事,多日來一展愁眉。看向明窈時,更是覺得嫂嫂怎么看怎么好,便是配他兄長……唔,兄長尚且配得上吧。回去時夜已經很深了,明窈穿得不多,一出氈帳就打了個噴嚏,然而還沒叫冷,她就被狄霄拉過去。“日后無事,好好休息。”狄霄說著,把明窈摟在胸前,替她擋了四面八方的寒風。可巧,明窈也是這樣想的,她感受著背后的溫熱,眉眼彎彎,大聲道了聲好。從狄宇那回來,明窈自認安排好了一切,給其他人的禮物不急一時,自可以好好休息幾天。而這一歇,便是整整三天,除了吃飯喝水,甚至都不見她從床上爬下來,族人們更是見不著公主的影子。直到三天后,明窈養回了精氣神,出去溜跶了一圈,見了早起的族人打個招呼,再給小孩子們塞塊糖。她也沒忘在南邊住下的人們,去找金花阿姑換了兩籃子干奶酪,帶著奶酪和蒸過的干糧,去南邊看望寧湘等人。前幾日族里收整沒用寧湘他們幫忙,他們就留在氈帳里,鋪鋪床,縫縫衣裳,再養養身子。等倉房收整好了,他們才被允許出帳。有醫官和巫醫隔日來看,他們身上的傷口都妥善處理過,就是寧湘的叫也綁上了木板,聽醫官說,好好養幾個月,不說能恢復如初,但行走無虞。能恢復到這種程度,已讓寧湘喜極而泣。后來族里恢復了日常作息,狄霄成日早出晚歸,很少會在族里停留,他們自然見不到他。便是明窈也不出氈帳,一群人惶惶不安,沒吃沒喝,只能聽從寧湘的呼吁,自力更生,先想辦法融入到拔都兒部來。回來前狄霄就說過,他只管提供住處,其余衣食行皆不在他接濟范圍之內。餓了就去幫族人們干活,用勞動換飯吃。渴了就自己去外面的井口挑水,一桶提不動,那就半桶半桶的一點點來。衣裳更是要自力更生,或者用她們帶來的布料改,或者去跟族人換,實在不行了,也不介意他們維持原來的穿著打扮。他們的打扮是大越風格也就罷了,重點還是單薄不御寒,早晚往外面走一圈,能凍得渾身發麻。最后還是有族人看不過去,怕這些年紀不大的小姑娘凍壞了,送上幾床毛氈,晚上搭在身上,多多少少能擋些風寒。“謝謝謝謝,真的很感謝您,我幫您干活可以嗎?”被照顧到的小姑娘感動極了,追在族人后面,無奈她說的話對方根本聽不懂,擺擺手,就快步從她們眼前消息。這些被救回來的少爺小姐哪個不是衣食不缺,無端被苛待,本以為他們多少會有幾句怨言。誰知才過了兩天,狄霄再在族里巡視時,就發現了許多陌生的身影,三三兩兩分散著,跟在做活的婦人身后。救回來的這二十三人沒一個會草原話的,且許是存了心理陰影,他們并不愿跟族里的男人們有交集,跟著婦人們雖然安心,可誰也聽不懂誰,全靠手腳比劃。寧湘把頭發都束在腦后,走路一跛一跛的,·寬大的袖擺被她潦草得縫在一起,也不知從哪尋來一片灰褐色的麻布,縫在最外面,聊解風寒。她正揮著手,指指金花阿姑手里的柴木,又指指自己的手:“柴?砍柴?”金花阿姑聽得一頭霧水,實在不明白她在說什么,只能歉意地笑笑,拎緊裝著柴木的一溜煙跑了。二十三人想幫忙的心是迫切的,但受挫也是現實。終于聽說公主來了,想到公主在草原生活比他們長,當即全來了。見到這么多人都等著她,明窈還有些受寵若驚。正巧念桃也在,她就和念桃把帶來的奶酪和干糧分了,眾人這些天少有吃飽飯的時候,莫說干饃饃,就是野菜根都覺好。趁著大家在吃東西,明窈在旁邊問了幾句,大概了解了他們的困境。“那這樣,我把念桃留下吧。”先是青杏,后是念桃,明窈把身邊人都派出去了,卻也沒有覺得不自在。“她多少通些草原話,簡單交流不成問題,你們若是有什么困難,可以來找我,也可以找念桃問。”明窈說完,又跟念桃確認了一邊,讓她先在這邊留半月,等寧湘眾人適應了,再回她身邊。其余人吃完干饃饃,又去嘗奶酪。草原上的食物和其余地方還是有些差異的,當初明窈難以接受,現在這些人吃著也有些不妥。但明窈有的選擇,他們沒有。一群人一點點啃著奶酪,努力適應這股奇怪的酸澀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