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舉的不是大理寺卿。
誰知道這大理寺卿這么較真,至于為這事進宮告御狀嗎。
小氣。
“你們母女倆跟大理寺卿道個歉。”
寒王妃不情愿,但沒辦法。
母女倆給大理寺卿道了歉。
宗大人也不是個得理不饒人的人,本來這事他不蒸饅頭爭口氣。
既然道了歉,他也就不追究了。
只是謠言都散出去了,日后,這事,怎么處理還是個麻煩。
且不說府中其他夫人出門被人詬病,就連他,怕也會成為街頭百姓議論的話題。
大理寺卿和聞大人是一道出來的。
兩人一個接一個的唉聲嘆氣。
誰都有各自的心事。
“你們母女倆,可真是……”大暴君揉了揉眉心,故作怒氣。
不多時,喜公公過來傳話了,附耳在大暴君耳畔說了幾句話。
大暴君煩躁的將喜公公稟退,看向寒王妃和帝紅鸞,“最近一個月,你們都別出府了,好生在府里反省反省。”
母女倆這才退下。
大暴君很無奈。
剛才是太后差人過來傳話。
說讓他不要處置帝紅鸞太過了。
畢竟,她是寒王唯一的血脈。
太后都這么說了,天圣帝自然沒法再多加懲罰。
原本,造謠朝廷命官,還主動跑人家府里去滋事,罪名可大可小。
念在帝紅鸞是郡主的份上,只罰她禁足,已經(jīng)夠輕了。
……
回到聞府的聞大人,主動喚來了許氏,直接開門見山的問,“你說,三皇子的親生父母是誰?”
第121章 借運換命
皇上雖然面上沒說,但他心里門清,倘若三皇子是皇上的血脈,此事或許還有救。
可若不是皇上血脈……
他們聞家,大禍臨頭不說,嬌兒下場也好不到哪里去。
后宮哪個女人敢給皇上戴綠帽子。
許是哭紅了一雙眼。
從聞大人進宮一直到出宮,她就沒停過。
聞大人在大廳里背手不安的走來走去,“你哭,你有什么臉哭,你倒是說話啊。直接說出來,皇上或許還給你個痛快。”
“老聞,你不能不管我啊,這事是我不對,可我不想死啊,還有咱們的女兒,嬌兒。
清遠進了大牢,沒指望了,咱們女兒可不能丟了妃位啊,那咱們聞家,這輩子都翻不了身了。”
“都到這個時候了,你還說這個,你女兒給皇上戴綠帽子,她是想要咱們聞家安生的人嗎。我是真沒想到呀,我在朝廷里盡心盡力效忠皇上,你們居然在后宮里這么給我使絆子。給皇上找事!”
聞大人心里那個氣啊。
許氏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你就算罵死我,我也不知道三皇子的親生父母是誰呀。”
聞大人愣住,“什么意思?此事不是你出的主意嗎?”
許氏垂淚,“是我出的主意,可也只是主意而已,嬌兒采納了,但是當(dāng)時,并非我一手辦的,我也就是個在旁邊說話的。這件事,更多知情權(quán),還是在嬌兒身上。”
聞大人麻了。
隱隱覺得這件事有些不對勁。
似是在換子背后,藏著巨大的陰謀。
有這個疑慮的,不止是聞大人,還有皇上。
御書房里,天圣帝一直在煩心此事。
“安兒。”天圣帝明顯心情不悅。
帝子安候在一旁,“父皇,兒臣在。”
“你說,一個女人僅僅為了爭寵,會做出換孩子的事么?”
剛才聞大人所言,帝子安就在邊上,知道所有事情。
阿寶在椅子上已經(jīng)打了個盹兒,醒了過來。
迷迷糊糊的聽到父子倆的談話。
“兒臣覺得,會。父皇,聽您這意思,難道在三皇兄這件事背后,還有其他事情么?”
“當(dāng)年,惠嬪本就不受寵,即便有了三皇子后,惠嬪也不受寵。
有沒有皇子,對她來說,結(jié)果一樣。
可她還是冒著大不違,做出換孩子的事。”
惠嬪,可不是個胸大無腦的女子。
此事,風(fēng)險極大。
一旦暴露,必死無疑。
是什么,讓惠嬪甘愿冒著生命危險去做這件事。
【爹爹心思縝密,猜的可真正確】
【惠嬪娘娘精著呢,換孩子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只是為了爭寵呢】
【這惠嬪呀,原是早死的命格,嗯……現(xiàn)在換咯】
命格,還能換?
大暴君心尖忐忑。
巫蠱之術(shù),他倒是略有耳聞。
借運換命,道法修為高深之人,便能做。
惠嬪已經(jīng)死了?
那現(xiàn)在活著的是誰?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