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從湖邊往回走,借著手電筒的光,戈爾溫終于看清了那個影子的樣子。
他上前一把抓住了那人,對方看見戈爾溫也是一臉欣喜。
‘你怎么在這?’戈爾溫用手語問他。
多年不見,波爾笛長高了不少,五官也越發英氣,寬厚的肩膀上背著一個巨大的行李包,手里捧著一臺攝影機。
他將攝影機掛在脖子上:‘我來這里看極光。’
波爾笛的身影和十九歲的少年重合,那個在總是迷路的少年,在八年后變成了當地赫赫有名的追光攝影師。
‘安呢?’戈爾溫打量著,他身邊并沒有那只奶牛貓的身影。
‘去年的春天離開了。’波爾笛的眼神里有一瞬而過的落寞,但下一秒他又接著說:‘我把它埋在了極光結束的地方。’
那也是波爾笛第一次完整的追逐極光,他將陪伴自己的朋友留在了那里。
道別前,他看著戈爾溫,突然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
‘老板,要保重身體。’
戈爾溫怔在原地,下意識瞟了一眼旁邊的鏡子,后者不懂手語,眼睛里全是懵懂。
‘放心吧。’戈爾溫笑了:‘另外,不要叫我老板。’
溫度開始升高,等到法格拉達爾火山腳下,有人甚至脫下了外套。
領隊帶著他們從滿是火山灰的泥土地向上爬,撲面而來的是溫熱干燥的空氣。
天空泛起青澀的藍,太陽的光暈與之相接。
巨大的火山映入眼簾。
萬籟俱寂,戈爾溫的呼吸都停止了。
大自然的煙花在身體里炸開,因為長時間徒步而僵硬的身體變得溫熱,仿佛起飛時不斷消耗柴油的飛機。
火車的鳴笛聲,大地的呼吸聲……
戈爾溫的眼眶發燙,周圍隱約傳來小聲的啜泣。
鴉黑的濃煙,鮮紅明亮的火山口有液體翻滾,像是心臟用力迸發出的血液,它們沿著黑色的凹陷,緩緩淌下產生新的血管。
火山是大自然的煙花,火焰般的生命在熄滅后冷卻。
鏡子灰色的眼睛睜大,這些橙色和火刑架上的痛苦灼燒不同,它們是無窮的震撼和生命力。
他微微發抖的手被戈爾溫握住,但遺憾的是,戈爾溫似乎比他抖的還厲害。
直到離開冰島前,戈爾溫都沒有再見過波爾笛。
電視上播放著關于極光的報道,不遠處依稀還能看見那個背著行李包奔跑的身影。
第70章 天河之渡
隨后的十三個春夏里,他們從冰島一路途徑俄羅斯、印度、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古巴和墨西哥。
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夜晚,戈爾溫收到了一通來自巴頓的電話。
他接通后就走進臥室關上門,坐在沙發上的鏡子只來得及聽到栢鈺泣不成聲的語句。
鐘表轉了兩圈,戈爾溫從臥室里走了出來,他看起來疲憊不堪,臉上籠罩著濃濃的哀傷。
鏡子問起時,他又搖著頭說沒事。
直到第二天鋪天蓋地的轉播和報紙,鏡子才知道——在那個平常普通的夜晚,奧瓦丁家族的長子,奧瓦丁·侖比利離開了。
肯尼亞是一個多陽光的國家,鏡子呆在落地鏡里整整兩個月。
來到這里的第一年,他們沒能趕上七月到八月的動物遷徙。
直到第二年,才在某天幸運的迎來陰天。
向導黑塞不理解他們為什么非要陰天去馬賽馬拉,陰天的動物們焦躁不安,遷徙過程的危險系數也隨之增高。
“記住不能大聲喊叫不要開閃光燈,。”黑塞不放心的反復叮囑:“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下車!”
后座半天沒傳來動靜,黑塞往后看,戈爾溫靠在后座上睡著了。
“嘖。”黑塞不爽,這兩個人神神秘秘,特別是戈爾溫身邊那個長相奇怪的高大男人。
從落地黑塞就負責接待戈爾溫,旅行社說是兩個人,但從飛機上下來的只有戈爾溫。
黑塞怕遺漏反復確認,但戈爾溫像沒事人一樣,只讓他不必擔心。
過了一陣子,黑塞再去旅館時,房間里就多出來一個人。
就是這個褪了色一般的男人,他像極了舊世紀神話里的白色惡魔。
真是古怪的搭檔,黑塞撇撇嘴,眼神卻無意間掃到戈爾溫的左手。
他在抖什么?
黑塞拽了拽身上的薄背心。
今天太冷了嗎?
或許是他停留的時間太長,一只白色的大手闖入他的視線,將那雙顫抖的的手攏進掌心。
黑塞下意識的抬眼,直直對上了一雙灰色的眼睛。
見鬼。
黑塞哆嗦一下,搓了搓裸露的胳膊,嘴里嘟囔著:“確實有點冷……”就轉身回到前座去了。
越野車在草原上穿梭,隨處可見長頸鹿和飲水的象群。
越往草原深處,大地突然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