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舞伴
麥茫茫笑容初霽:“My pleasure.”
他們并非處在中心位置,舞步跳的不是最好,但還是成為了全場注目的焦點。
舞臺的燈光像一種庇護,和信任的人共舞,使麥茫茫暫時逃離了紛雜的現實,她感慨:“時間過得好快。”
“但我感覺,你沒有變得太多。或者說,你保留了以前的一些純粹的部分。”
“因為在純粹的人身邊,我才能保有那一小部分,始終不能做到完全純粹了。”麥茫茫眨眼,開玩笑道,“你也沒有變,還是年輕、冷酷、嚴厲。所以你今天夸贊我優秀,我才是意外,畢竟,鐘教授不輕易夸人的。不管怎么樣,我有被安慰到。”
“你認為我在安慰你?我不會為了安慰人說違心的話。”鐘嵇認真道,“這是事實,你是讓我驕傲的學生之一。”
得到鐘嵇的肯定,比發表期刊更令麥茫茫有成就感:“如果世界上有一個人說的話,我必定相信,那就是你。”她一頓,“我會相信這一點的。”
“當然,如果不經過別人的引導就缺乏運用自身理智的勇氣和決心,那這是一種自己招致的不成熟。”麥茫茫彎起眼梢,“你強調的‘獨立’,我也會的,不然怎么做鐘嵇的學生?”
麥茫茫微抬著下巴,神態間是少女氣的自信,和從前如出一轍,鐘嵇與她同聲笑起來,音樂戛然而止。
李向光和顧臻在景觀露臺談公事,語畢,他力道沉重地拍了拍顧臻的肩膀,表達勉勵之意。
李向光一直欣賞這位被他提拔的下屬,這次副市長的位置空缺,他本想推薦顧臻,還考慮過宋慶年的阻撓。不合規矩又如何?他用人不拘條條框框,老資格辦事未必盡如人意。顧臻沒有傳統高學歷人才的一板一眼,不僅在統籌龐大的城市系統運作上展現高視野,處理體制內復雜人事關系也很有手段,這在年輕干部中恰是最難得的,甚至可以說補充了李向光疾行無善跡的缺憾。
顧臻主動提出韜光養晦,過早站得太高不一定是好事。不卑不亢,不驕不躁,李向光更加滿意,他立場中正,政治智慧從來不是站隊,無論上頭的是誰,必須要發展GDP,因此,能力是唯一的準則,顧臻步步高升是遲早的事情,不急于一時。
李向光離開后,顧臻獨留在露臺,藺南暄安靜地站在他身后。
第一次對他留有深刻的記憶,不是開學典禮的時候,同學興奮地抓著她的胳膊,示意她看向屏幕上的新生代表,而是這樣的一個背影——神性和人性共存。
藺南暄走上前:“舞會開始了。”
顧臻回視,就算那一對不是耀眼的中心,他也是能夠從人群中辨認出她的。
藺南暄問:“我今晚說的話,是對還是錯?”
“你非要用對錯衡量,單論你說的話,是正確的。”顧臻淡淡道,“但是,你可以不必這么政治正確。”
“不是必不必要,是想不想,我們一樣的。”藺南暄淺淺地笑,“等會有交換舞伴的環節,你不打算參加嗎?”
校長夫人的情趣在于,交換舞伴對未婚的男女性是隨機的,顧臻遠觀麥茫茫的真誠笑容,既然她開心,這份開心最好盡可能長久地存續,而不應該用隨機概率損毀:“不了。”
-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么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出自康德《歷史批判文集》
今天比較短,明天繼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