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哪吒及時趕到,花兒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猴子先前覺得他們像,這樣站在一起,真是別無二致,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哪吒將花兒抱起來——這小崽子,都長這么大了。
猴子被緊箍勒得眼冒金星,沒反應過來,哪吒先給他解釋了一句:“是我兒子。”
猴子恍然大悟,怪不得這樣像。
原來這無法無天的小妖王,竟然是李天王的兒子。
李天王問他要不要同回天庭,猴子搖了搖頭,踩了跟斗云走了。
他殺了觀音,如來饒不了他,何苦去給天王殿給人添亂。
暈乎乎想起那小妖王的娘親,果真是和李天王更般配些。
又想起了他那慌張逃走的師父——他怎么可能對他師父下手,但他師父不信。
他師父怕他。
翠云山上。
敖庚小臉俏白,急得直扇扇子,遠遠瞧見哪吒把人抱了回來,慌得迎上去,一迭聲地問:“花兒怎么樣了。”
哪吒幾步跨進來,將人放在榻上,一路上靈力護著,總歸是上古龍族的血脈,龍元不毀,肉身不滅。
敖庚急得彈出指尖刀,劃破了手,將龍血喂在花兒嘴里。
龍血之神奇,活死人肉白骨。
早知這般兇險,只是真發生了,她還是怕得厲害,眼淚滾下來,心攪在一處。
這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她的兒子。
哪吒托著她的后心給她輸送靈力,安撫她道:“別怕,他沒事的。”
敖庚這才想起來,哪吒此刻也是身受重傷——他給花兒身上種了換命術,花兒受到的致命傷害,他至少承擔一半。
又心疼地看他:“你怎么樣。”
終于想起他了。
哪吒心里一哂,臉上沒什么變化地哄她:“我沒事。”
他在庚兒心里,始終排得很靠后。
如今更不如這個小崽子。
可總歸是有他的,哪怕排得靠后一些。
【刺秦】一事,是花兒自己定下的計策,同她細細商量過。
比截殺取經人更妙的,是混入取經人的隊伍里刺殺觀音。
觀音一死,佛道兩界不死不休。
原本她的建議是殺了那取經人的三徒弟沙悟凈,取而代之。
從花兒對取經一行人的描述中來看,那沙悟凈,話很少,也沒什么存在感,取代非常容易,也不會引起關注。
她同取經人在翠云山打過照面,對那三徒弟都毫無印象,確實是個容易突破的口子。
但花兒提出要殺了那取經人的二徒弟豬悟能。
她對那肥頭大耳的豬妖印象頗深——一個人怎么能丑成那般模樣,實在令人生厭。
要她豐神俊朗的好兒子,變作那憊懶丑怪的樣子,她心里是一萬個不情愿。
可花兒殺他之心甚篤,敖庚也琢磨過一些意思來——花兒這樣急匆匆將綿綿送回廣寒宮,又這樣定計,大抵是那豬妖唐突過綿綿,做過些該死的混賬事。
于是便沒再阻攔,依計推演一番,反而認定此計甚妙。
其一,這豬妖言語間對玉帝多有怨言,不會是玉帝的心腹。殺了也不會引起注意。
其二,玉帝不可能在取經的隊伍中沒安插眼線。除了猴子和豬妖,必定是那毫無存在感的沙悟凈。
若真選了沙悟凈下手,未等走到靈山,早已敗露行藏。
其三么——敖庚瞧著花兒微微抿唇,花兒為他未來的小媳婦兒出頭,她這個做婆婆的,自然也是支持的。
于是計策便是這樣定下來的,在某個平凡的日子里,給所有人都認為壽歲永生法力無邊的觀音,定下了死路。
作者有話說:
就是在前文送綿綿回來那天計劃的。
就是他聽說豬妖踢了綿綿一腳之后。
誰說他不愛,他超愛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