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外旁聽的葉曜不知這些來龍去脈,僅從二叔和母親的對話,他只能推出二叔喜歡母親的結論。這讓當時只有十五歲的葉曜徹底懵了神,匆匆折返回家的身體仿佛只是一具空殼,除了會行走,沒有任何的反應。他看著書房里他們一家四口的照片,父親和二叔那相似的臉,卻原來,連喜歡的人,也都是一樣。
一時間不知作何感想,葉曜忍不住回想這些年來二叔疼愛和陪伴自己的種種,他和母親相處的種種,還有父親去世前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候,這些往事迭加在一起,他并未思索出任何一點不正常的時刻,甚至想不出任何母親同二叔過度親昵的片刻。所以……僅僅只是喜歡而已,對吧?
可是那段時間他一面說服自己一面卻又找理由周末也住在學校不肯回家,后來干脆便到處找什么游學或夏令營冬令營,總之他刻意用了很長一段時間避開同母親與二叔的相處,為的是讓自己盡量忘記那個他曾經無意間聽到的秘密。可是世上的事情往往是你越逃避,便越容易成為一觸便有過激反應的事情,他盡量裝作正常地同母親視頻,但宋明笙還是察覺到了他情緒上的不對勁。葉曜倒也很聰明,真真假假地將話說了一半,又藏了一半:他說他看見了網上對二叔同母親的骯臟揣測,也對自己將來需要挑起葉氏重擔的事情感到緊張和不安。這樣的說辭對他逃避回家的行為做出了極為合理的解釋,宋明笙也自覺對不住兒子,在他這樣小的年紀便給了他這樣沉重的負擔。但巧的是青春懵懂的時候,亦是也有青澀朦朧的感情發芽的時候,葉曜身邊的同學和兄弟便有好些被其他同齡女生所吸引,有曖昧相處的,也有默默關心的,而他作為一個旁觀者,從那些只能在背后默默注視,而不敢上前表明心跡的男生身上,好似也猜度到了一點二叔的曾經,或許他當初也是這樣,心儀,卻不敢上前,又或是喜歡,但那個女孩子心里卻沒有他。
所以喜歡,又犯了什么錯呢?僅僅是喜歡而已,是他的事情,又不是她的事情,他們兩個人都沒有錯,這樣的關系里,誰也沒有錯。
少年葉曜便在身邊這些少年少女的青澀的情感中逐漸找到了說服自己接受那個秘密的理由:難道被別人喜歡,也能算母親的錯嗎?二叔僅僅是喜歡,這么多年因著父親的關系什么也跨越界限的事情也沒有做,人既控制不了多巴胺的分泌,也控制不了對誰的喜歡,那么二叔又能算錯嗎?
誰都不算。
況且父親走了,這個家里除了母親,二叔便是同自己最親近的人,這么多年他于葉曜而言亦是如父親般重要的人,如果對自己最最親近的人都要那樣心存芥蒂,那么在這個家庭里還有什么溫馨快樂可言呢?在葉云山病逝的時候他已經體會過一次至親離開的濃重悲傷,他再不愿如今和諧的家庭再有什么變數了。
只做不知,便是最簡單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