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璣在瑯琊山沒有停留太久,在確保了林殊四人與藺於碰面后就回了京城。至于后續發展如何,那是他們的事了,如果這世上最聰明的幾個人碰面之后還是弄不明白狀況,那這個世界趁早也崩塌算了。
耽擱了如此之久,回京已過半年之期,這期間璇璣行蹤不定,一路都沒有向京中傳信,也不知道京中那些人有沒有著急。
但即便如此,璇璣還是先去了趟京郊。
自打璇璣將大本營搬回金陵,馮繼已經許久沒見過她了,一是因著不再需要他往返傳信,二是近年來他年級也有些大了,璇璣便派他留守京郊,免于顛簸。
不過只是不再需要他傳信而已,馮繼細算下來,留守京郊要做的事情竟b從前還多些。
“城中的如鳶繡坊已經建完,照著姑娘從前吩咐的,購置了左右兩個院子打通,其中繡坊背身的院子找過來,也愿意售賣,我看著價錢合適,就自己做主收下了,如今三個院子打通了,繡坊的規格要b從前姑娘吩咐的大一些。”
“做的很好。”
說起這個,璇璣思慮片刻,開口道:“以后我吩咐下去的事情,你們做起來的時候,我只看大面不偏,其中細節你們自己決定,若有猶疑的,也別盡數來問我,可與月湖幾個掌事的互相多商量,實在要緊或是不好解決的再來回我。你也是,我吩咐給你的事也不是要你親自去做,如今手底下得用的不少,你也安排孩子們去歷練歷練,只要不鬧出大事,我們總能擔待的。”
“是,姑娘,我記著了。”
“好,你繼續說吧。”
“因著繡坊的規格b原定大了,所以招人也b計劃中多了三成。一月間,我已從蘭臺縣、赤霞鎮、赤桑鎮及周邊十一村縣招收適齡nv子,到目前為止,繡坊中的族人有129人,本地的村鎮nv子有63人……”
聽了馮繼的匯報,璇璣點點頭,交代道:“京中各官宦人家的族人,挨個去問問意愿,不想留下的就可以收納進繡坊,不論是做學徒、廚娘或是管事的,總是會有合適的活計。”
馮繼聽著卻有些疑慮,問道:“姑娘,赤焰之案雖然過了半年,可朝中依舊風聲鶴唳,留著各府的人手為殿下所用不好嗎?”
“姐妹們多留一天也是多受一天伺候人的苦”,見馮繼依舊不解,璇璣止了話頭,轉而道,“無事,姐妹們流落官宦人家府邸做奴婢的,身契都是大問題,真想一下子全撤出來也做不到。我們也不急于求成,一個接一個的慢慢撤出即可,對大局影響不大。”
果然,如此一說,馮繼就沒什么顧慮了,只點頭稱是,與璇璣又低聲交談了一會兒才起身離開。
——
今日是一月一次的大朝會,別管有沒有實權的,皇親國戚大小官員占滿了一屋子,聽著陛下與朝臣們略聊了幾件無關緊要的事就退了朝。
景桓近來一直懨懨的,除了沈追,也不太ai和旁人打招呼,因此也只是悶頭向前走,直到被人叫住。
“景桓。”
他回頭,發現叫住他的是步履緩慢的紀王爺,連忙向他拱手道:“紀王叔。”
這是陛下最小的弟弟,五王之亂時因著年歲還小,幸免于難,作為陛下唯一的手足,可謂是非常受寵了,也是他們這些皇子們正兒八經的親叔叔。不過紀王叔雖然隨和,但一向與他們這些皇子不怎么來往的,因此見王叔此刻放慢了腳步,二人很快落于他人之后慢步走著,顯然是有什么話說。
“你府里的……可是要生了?”
聽懂他話中意的景桓一瞬間就白了臉,連忙裝傻道:“王叔可是弄錯了,侄兒府中還未有nv眷,何來才問?”
紀王擺擺手,壓低了聲音道:“行了,當初發現你要把她塞進自己府中,我也順帶遮掩過,如今此問,是問你,這孩子生下來,你待如何安置?你年紀還小,府中沒有nv眷,平白冒出個孩子來也容易引人注目,不行的話塞進我府中也可以。”
景桓在心里飛速算計著此話的可信度,再三看了紀王的神情不似作偽,想到這個王叔速來是心軟的,為了保住祁王兄一點血脈而出手也不是不可能,但還是道:“多謝王叔了,您放心,侄兒已經安排好一切。”
“有什么可謝的,誰與誰不是骨r0u呢”,紀王爺拍了拍他的肩膀,沒再說什么,只是快步離去。
心事重重地回了府,景桓剛想問一問那位掌事的身子如何,就見婼婼一臉喜se,幾乎是下意識的,他脫口而出道:“她回來了?”
“是呀,回來了,還為殿下帶了禮物呢!”
他大步邁進院子,快步走進屋里,一路上還想著,估0是她途徑何處隨手買來的小玩意吧,真當他是從前的孩子嗎?鬧別扭了給點新鮮的小玩意就能哄好。
可……禮物是在榻上還是桌上?她會順帶著寫信嗎?信中會說什么,是講述自己半年來的見聞,還是會說……她也想他了?
哐——
門被推開,他三步并作兩步走進房中。
“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