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門笑意更加明顯:“繼續說。”
“安置的重要性大過養活,養活其實比較簡單,多謀財路就是了。”
李大志拱拱手,嗓音越發輕快:
“門人若是囤積太多,工坊的規模就這么大,需要人干活的地方就這么多,那就逐漸擁擠了,還容易聚起來搞事。
“那些干活的人看著這些閑散的人,心氣兒也會不順,原本能干活的也會逐漸懶惰。
“可如果門人太少,其他工坊故意找事搞你的時候,你沒那么多人手跟他們干,一旦被欺負了還沒辦法報復回去,很多人就會考慮再找一家工坊。
“這就是變故。
“還有一點,工坊的工錢是維持這一切的根基,這些門人就算沒有直接幫忙干活,也必須有一份常供給的工錢在。”
掌門緩緩點頭,細細思慮。
李大志略做綢繆,繼續侃侃而談:
“我跟平安討論門內的構造時,發現設置了萬云宗外門的前輩,簡直是個天才。
“咱們萬云宗的外門立起來之后,直接確立了門內的等級劃分,讓弟子門人坦然接受資質帶來的資源分級。
“外門在坊鎮經營商鋪、在凡俗經營王朝、在山門做些雜務,如此既可安置一大批門人弟子,也可極大提升咱們宗門的寶財。
“以財養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哈哈哈哈!”
掌門禁不住昂首大笑,連連擺手:
“也沒有師弟你說的這般厲害,設立外門一招,是貧道從別處學來的。”
李大志眨眨眼:“啊?是您設立的萬云宗外門?”
“唉。”
掌門嘆口氣,緩聲道:
“咱們萬云宗萬年前遭遇了一次大變故,變故發生前,門內有五十四峰。
“也就是你說的這般。
“當時的萬云宗看似門內鼎盛,實際上因各峰仙人越來越多,門內財源只依靠山門附近的靈礦和坊鎮上的商鋪,已是無法維持門人福澤,最終釀成了內斗的大禍事。
“幸虧三位游歷天外的金仙老祖及時歸來,這才止住了禍亂,撥亂反正、清本溯源。
“三位老祖含淚斬了幾名老天仙,我萬云宗從五十四峰跌至三十六峰,在東洲的宗門排名落到了十數位,此前咱們萬云宗,可是名列東洲八大宗門啊。
“貧道臨危受命,這萬載……如履薄冰,眼前這個萬云宗,總算恢復了元氣。”
萬年?
李大志豎了個大拇指。
他是真佩服這位掌門。
他帶個廠子二十多年都差點抑郁癥,云墨師兄執掌萬云宗萬載,將一個內亂后的宗門帶到如今盛景,著實不易。
掌門話鋒一轉:“大志師弟覺得,咱們萬云宗接下來如果要繼續發展,該走哪般路數?”
李大志想了想,笑道:“擴張難,宜守成。”
掌門又問:“那大志師弟覺得,外門接下來可需變化?”
“有一部分吧。”
李大志沉聲道:
“其實現在外門主要的問題,就在于賬目不太清晰,門內很多仙人養的太肥,不少坊鎮的商鋪出現了賬目混亂、盲目購置的亂象,以至于損失了不少靈石。
“當然,對咱們來說,這些都是小問題罷了。”
掌門奇道:“師弟你是何時注意到這些的?”
李大志咧嘴一笑:“平安告訴我的。”
“哦?”
掌門看向下方遁空而行的‘弟子河’,尋到了那個與牧寧寧結伴而行的青年道者。
李大志忙道:“掌門,門內傳聞您也是知道的,都說我想如何如何,所以平安總是擔心我會被人算計,一直在收集門內的諸多訊息……您看下這個,這是平安寫的。”
李大志將一枚玉符遞給了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