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發現這視頻里有一哥們兒格外與眾不同嗎?】
【他確定是在上高中?不是在養老?】
【我掐指一算,三十七秒出現的那張臉不就是我高中時代理想的早戀對象?冷冷盯人的樣子直喊帶感。】
【你們這單元應該多拍拍他,簡直是暴殄天物。】
【這帥哥身上有一種反勵志的氣質,笑死,你們是怎么選上他的,臉嗎?】
這一期的閱覽量一直蹭蹭往上漲。
到了后面,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所謂知情者的爆料。
【不養老,一中校霸,一拳能將你打進醫院謝謝。】
【一點都不勵志,也就是從年級中游一下躥進年級第九,嗯,平平無奇。】
【確實,也就以一己之力,換掉了一中最牛實驗班的數學老師,僅此而已。】
……
有種躁動者的狂歡感。
這股熱度,連平臺上面的高層都有些驚動了。
“是個熱度點。”高層肯定說。
結果這單元的負責人一臉抱歉道:“這學生不合適。”
“有什么問題嗎?”高層不免疑惑,“我們又不是什么三俗八卦平臺,一旦將人推火,成為高中代表性人物,加上自身能力加成,對他將來不管是高考還是擇校百利而無一害。”
負責人還是搖頭,一臉無奈。
“真不行,有人打過招呼了,拍他就原原本本拍就行,不要過多的往他身上包裝東西。”
高層得知打招呼的是席家之后,直接放棄了。
只是說:“可惜。既然想低調,又何必同意參加這活動?”
“您不知道。”負責人說:“這學生身上的經歷有些波折,給咱們和一中牽線的也就是席家還在一中讀書那位,應該是和這個叫陳默的學生關系還行。借此機會提醒過我們,說陳默當初被找回來就是輿論裹身,這種時候,讓大眾在輿論里重新認識他更適合他的定位。”
高層顯然和席家熟悉,很快了解來龍去脈,失笑,“倒是會選地方,借著咱們的手,給同學鋪路。這關系怕不是還行,應該挺不錯的。”
負責人跟著笑笑:“換個人重點推吧,這個叫楊舒樂的,他那一期反響也還不錯。而且人很配合。”
高層接過來看了看。
當下就擬了未來之星四個字作為主題,讓他們圍著這個叫楊舒樂的學生全面去挖掘。
而陳默并不知曉這一出。
也不知道關于楊舒樂看似和上輩子沒什么出入的軌跡,從這一刻開始已經徹底偏離。
他只是從周圍各種各樣善意的目光和調侃里,隱約猜出席司宴當時建議他參加這活動的用意。
而陳默的初衷,一開始只是清楚,自己既然借了媒體的力量引開了陳建立這個麻煩。這種時候,不參加比參加更為被動。
他不喜歡那種感覺。
拍攝還在繼續。
而陳默也終于因為話題度太高,被剪了單獨的一期放上平臺。
標題名稱——或許還有另一種高中生活。
這一期的主題只有一個人。
最開始這人戴著一頂藍色的毛線帽蹲在路邊,像是煙癮犯了似的,叼著根棒棒糖的塑料棍咬在唇邊,看起來有些漫不經心。
但他不知看到了什么,突然揚起笑臉,眼瞼都跟著微微下彎。
那個笑容里,是他和朋友勾肩搭背,偶爾吐槽。
是他裹得像個球,寫作業時甚至會冷到將手縮進袖子里,然后在旁人的吐嘈聲中跳起來打人。
是他桌面上永遠擺放的菊花茶,是一張張在校霸名聲里看起來壓根不會做,實則也規規矩矩寫完的試卷。是每一科任教老師,尤其是新來的數學老師苦口婆心讓他走競賽路,但也每次都找借口岔開話題之后離去的背影。
灑脫和世俗,張揚和低調,紳士和痞氣。
這些原本矛盾的雜糅特質,你都能從這樣一個人身上找到影子。
陳默真正意義上再次出現在大眾眼里。
就是這副模樣。
不是什么鄉村走出的“勵志典范。”
更不是豪門遺落在外的真少爺,人們不關心他姓什么,只知道這個少年,他叫陳默。
陳默這里熱度正高時,另一邊的物理競賽營已經有不少人受不了退出了。
大多人都是覺得壓力太大。
“宴哥。”同宿舍但是不同校的男生,忍不住問坐在椅子上還在看一本英文課外書的人說:“今天又走兩個,你都沒什么感覺嗎?”
席司宴關了書,“每走一個要都有感覺,那情感得多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