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中途出去了一個多小時,提前去產品部調取后臺的成交數據。十點多,公司早下班了,預售和成交量要等明天匯總給產品部主任才會看到。
kev不想等,現在就要看。所以就去調數據,kev是視覺總監,有權限查看數據,只不過平時都是等別等部門報送過過來。kev今晚上相當于在加班。
kev大部分時間都一直坐在直播鏡頭對面的椅子上,看現場直播。
直播結束,程有麒重新穿回自己的衣服,兩個助理還在收拾試穿的樣衣,程有麒想搭把手,也幫忙收拾。
kev來到程有麒身邊說,“讓他們收拾就好,你跟來一下辦公室。”
程有麒跟kev去辦公室,把調出來的數據給他看說他今晚上的表現很優秀,很有潛力。
kev說,“明天白天也要來公司,有任務安排給你。”
然后kev就說了關于直播時承諾給觀眾的內容,讓程有麒參與這次的宣傳片拍攝。
這次的宣傳片的名字叫《街頭少年》,拍攝內容也是cityboy經久不衰的主題。可以說,幾乎每個做cityboy的品牌都拍過屬于自己品牌的“街頭文化”。
kev問程有麒,“你怎么定義街頭?”
kev問這個問題是想聽聽看,程有麒有沒有文化,理不理解街頭的時尚內涵。
程有麒很老實地回答,“我農村長大的,不了解城市,不太逛街,只從匪幫說唱里聽過關于美國街頭的些許傳說,可能街頭就是西海岸。”
程有麒看得出來,一直不茍言笑的kev聽到“街頭就是西海岸”這句話時憋笑的表情。
kev笑著說,“很幽默,或許,脫口秀你也能試試。”
程有麒不明白,幽默在哪里?難道我是被冬哥傳染了幽默而不自知嗎?
程有麒說,“我不想試那么多,其實我最大的職業理想還是拍電影。”
kev在面試時出于私心,問了不少套程有麒話的問題。這也就是程有麒覺得面試未免太簡單了原因,程有麒也沒有多想,全是隨口就回答了。
不過kev之前并沒有了解到程有麒當攝影師時參與拍過電影,所以此時對程有麒“拍電影”的理解,就理解成了“想當電影演員”。kev覺得程有麒很有意思。
kev把手搭在程有麒肩膀上說,“好好珍惜這次拍攝機會,這是鏡頭前的觀眾給你爭取來的機會。方便的話,可以個社交賬號和喜歡你的觀眾朋友互動。當然不方便也不強求,公司對員工沒有這方面的網宣要求,只要不在網上公開詆毀公司的品牌形象,就是好員工。”
程有麒說,“謝謝總監。我會認真拍攝的。感謝您的指導。”
kev說,“行。下班了,你回去吧。”
kev和程有麒說這些的時候,顯得很有上下級的分寸感,同時又處處體現出一種伯樂精神,即對有“才華和潛力”的新員工的關照和賞識。
kev的一言一行,也讓程有麒覺得他在工作上應該是踏實可靠的,不像第一天面試時留下的印象那樣,以為他是那種性格古怪挑剔甚至心術不正的上司。
程有麒想,總監他的香水還是那么重,但是我對他的偏見少了很多。
今晚上的直播,其實大部分是kev的營銷策略,只不過反響如何的確得看程有麒的表現究竟能不能帶得動數據。
kev原本就是這么計劃的,先讓程有麒引起觀眾的討論,有了人氣之后,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安排他拍公司的其他內容。
從宣傳片入手,先為大家熟識,再以后拍產品平面就順理成章很多。
至于kev為什么要這么做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是因為他具有“時尚眼光”會識人,知道推誰能火吧。
白忍冬沒有全看完小麒的直播,看到小麒在直播里好像還挺受歡迎,就放心了。
至于那些調戲小麒的發言,白忍冬沒有太在意,誰知道網線后面打字的是人是狗。沒準帶頭起哄的就是公司的運營,畢竟白忍冬待過的新媒體公司,不是沒干過這種事情,所以習以為常。
白忍冬還在想著自己明天要去培訓的事情。白忍冬琢磨,沒準是事業運要來了,不要著急,還是平常心對待。
白忍冬覺得太困,就放下手機睡著了。
白忍冬這人的好處就是心里不留心事,心事也不影響睡眠。這大概就是冬哥青春永駐的秘訣。
吃好睡好,無憂無慮,勝過一切。
程有麒下班回來之后,沖了個澡,穿上睡衣,試探性地推了推白忍冬房間的門,真好,沒鎖。
房間里黑咕隆咚的,程有麒也不開燈,躡手躡腳地走進去,怕發出聲響,吵醒白忍冬。
程有麒掀開被子準備鉆進去的瞬間,白忍冬翻了個身回來。
白忍冬聲音模糊地問:“回來了?”
“冬哥,你睡醒一覺了嗎?”
“嗯。”
“冬哥,你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