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行宮,因河水涌入而不停上漲的湖水也停止了蔓延,水位堪堪停在了主殿的臺階前……
天上,雨云裂開了一道縫隙,有光照了下來。
在天災中劫后余生的人們,沐浴在晴光中,不由得喜極而泣。
……
這次暴發的洪水百年難遇,并且就發生在京郊地帶,朝廷對此事十分重視。
值得慶幸的是,有人工湖幫忙泄洪,這次的洪水,沒有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只有京郊的農田因地勢過低,被決堤的洪水淹沒了大部分。
這和原劇情中,村落被洪水沖垮,數萬百姓在洪水中水深火熱相比,已經好了太多。
田地被淹,可以從他處尋求救濟,只要人還在,希望就在。
朝會上,江存度與百官商議賑災之事。
淮國公第一個站了出來:“臣家中有幾個莊子,臣愿將莊子所產之糧,盡數捐給莊稼被淹毀的百姓。”
江存度的視線停留在淮國公身上,如果從論跡不論心的角度來看,淮國公的行為,倒也有值得推崇的地方。
“準奏。”江存度準了淮國公的奏請。
淮國公是否能得到虛名,江存度并不在意,只要百姓能得到切實的好處,他沒有理由不同意。
江存度的原則是能摸魚,就絕不增加自己的工作負擔,淮國公是鎮安王的對手,只要對方安分,不把手伸到他面前礙眼,他也樂得清閑。
“臣愿捐出今年的俸祿救濟受災的百姓?!绷禾稻o跟著出列說道。
有兩位重臣帶頭,朝中陸陸續續有官員站出來,或多或少都捐助了一些。
百官捐贈,朝廷也要撥糧賑災。
江存度讓戶部統計被洪水淹沒的農田,確保收成受損的百姓能得到足夠的救濟。除此之外,江存度還下令免去受災地區的三年賦稅。
賑災的事情,有條不紊地安排了下去,讓江存度沒想到的是,之前從來沒有露過面的曄王,居然也在這時候讓下屬送來了一千金。
曄王,便是曾經最有機會繼承大統,卻因雙腿殘疾最終錯失皇位的先太子江承奕。
江存度自覺與先太子沒有什么恩怨,所以他十分坦然地收下了對方的捐贈,并且直接讓人把錢送去了負責賑災事宜的戶部。
第36章
洪水過后, 朝廷上下開始忙于賑災之事。
與前朝的忙碌相比,食樂這幾日分外悠閑。
自從陛下說,順多舌之意, 不必強求鸚哥改口, 食樂便停了與多舌的每日對線。
少了和鸚哥的互動,食樂無所事事,便拿著拂塵打掃御書房,以此來消磨時間。
多舌追著食樂的身影, 在鳥架上蹦蹦跳跳,似是疑惑這人今天怎么不和它玩了……
“鎮安興…嘉正衰……”多舌主動對食樂發出對線邀請。
食樂拿著拂塵過來, 一邊清理鳥架,一邊開口道:“你呀, 跟在陛下身邊可真是有福氣了?!?
多舌不懂,繼續發出邀請:“鎮安興…嘉正衰……”
食樂看著多舌嘆息:“陛下圣明寬仁, 不與你計較, 可你也應該知道收斂呀。”
清理完鳥架,食樂發現多舌的食料不多了。
多舌一直都是食樂親自照料, 此時沒了食料, 食樂決定去養牲處取一些回來。
離開前,食樂喚來了兩名內侍,讓內侍候在外殿, 陛下批閱奏折的時候不喜有人打擾,也不會喚人服侍,食樂安排內侍,是怕有人來御書房求見。
食樂對著內侍囑咐了兩句, 便快步出了御書房,直奔養牲處而去。
途中穿過御花園的時候, 食樂意外聽到了兩個小太監的談話。
“據說欽天監早就卜算過,陛下的行宮選了一塊兇地?!?
“我也聽說原來的徐監正早就算出會有水災,可陛下還是在兇地上建了行宮。”
“這水災不會是因……”
聽到這里,食樂再也聽不下去了,他站出來,呵斥道:“誰給你們的膽子,竟敢如此妄議陛下!”
……
暴雨過后,天上的云層變薄了不少,陽光透過云層的間隙照下來,驅散了不少陰霾。
京城街道上,來往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江泠姝和云藜也趁此時機出了宮,來到了瓊顏的錦繡坊。
瓊顏見江泠姝顰著眉,面上似籠著一層輕愁,便主動詢問道:“公主可是聽了外面的傳言?”
江泠姝望向茶桌對面的瓊顏,她點了下頭,隨即又輕輕搖了搖頭。
古人迷信,會把天災當成是上天降下的懲罰,而天罰降下必有原因。
當初,欽天監推衍行宮選址不吉之事,不知怎么傳了出去,許多不明真相的人信以為真,只當這次的水患是行宮招來的。
江泠姝出宮,聽到有人議論此事,便出言反駁非議之人。
可非議之人回了一句:“這位小姐一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