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在這位出外相迎的太子殿下對面, 身居相位多年的老臣有片刻的恍神。
有很短的一瞬,他的思緒難以避免地回到了四年前朝堂局勢陡變的時候,想到了那封被學生親自撕毀的請辭書信。
但當神思回攏到面前的時候, 先前種種又好像不過是繞出了一個彎,又重新回到了原地。
劉仁軌朗聲笑道:“那我自然不能讓殿下失望了。否則如何對得起今年的那份年禮?!?
……
“所以……阿姊給劉相送的年禮是什么?”太平好奇問道。
大約是因為阿姊需要送出年禮的人實在很多,太平還真沒留意過這個問題。
武清月答道:“除了尋常的物事之外, 還有一幅題字,上面寫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太平差點當場嗆住。
這可真是好一個鼓勁勸進的年禮啊。
如果忽略掉劉仁軌年已過七十五歲, 還已算是位極人臣的話,這倒是一份還算不錯的送給官員的禮物。
現在的話……那也只能說, 劉相辛苦了。
武清月一臉無辜:“他先前想為了成全李唐忠臣之名提前辭官, 避開阿娘與前朝皇帝的爭端,現在知道何為正道了,怎能不多為朝廷做些事情。再說了——”
她掀開車簾朝外望去, 笑容更盛:“方今雖不能叫做百廢待興,但也是處處缺人, 主動前來的也并不只他一個。所謂勸進,也不過是讓人順勢而行罷了!”
師徒之間并未走向陌路殊途, 對于武清月來說是心懷甚慰之事。
另外的一幅畫面,則更讓她在天災當頭也覺萬事可為。
在這本該只有太子和其屬官的車隊旁,已陸續趕來了一支又一支的隊伍。
此刻的窗外,就已是好一番熱鬧的場面。
要不然,太平又怎么會身在此處呢?
……
“孫神醫親自離開神都前往青州, 不怕沿途顛簸嗎?”葛薩揣著手坐在馬上, 探頭發問。
孫思邈沒有當即答話, 而是上下打量了對方一眼,豎起了眉頭:“你又沒遵守我給你定的醫囑?”
葛薩重重地咳嗽了一聲, 試圖岔開話題。
他總不能說,這是因為他近來又多做成了幾筆生意,越發慶幸自己當年“慧眼識珠”,直接將自己的把柄送到了太子殿下和劉相的手里,這才能有今日的風光,一個高興便又跟那位元家主多喝了兩回酒。
他摸了摸自己因心寬體胖而更見規模的肚子,臉上有些心虛:“此次賑災我可沒帶酒水,若是孫神醫不放心大可以盯著我?!?
“你若帶著酒水去當賑災貨物,殿下都要先拿你問責?!睂O行在旁吐槽道。
孫思邈畢竟年事已高,孫行還是主動跟了上來。
反正弘文館編修的位置清閑,要想請個假也不難。
雖然在看到他的時候,孫思邈把他罵了一頓。
誰讓相比之下,同朝為官的其他人,倒都是帶著出外任職的理由跟上來的。
比如,雖說許穆言已坐到地官尚書的位置上,調派度支轉運使這樣的事情早不必由她親自來做,就連武清月上遞圣神皇帝的文書之中也沒將她算在其中,但眼見馬長曦因旱災之中鑿井開渠要務被征調同行,向來不肯落于人后的許尚書,也還是和劉相一并提交了前往災區的申請。
再比如,太平帶上了婉兒和江央,以神都月報無需拘泥于神都諸事,對于大河南北災情的通報也需及時發出為由,蹭上了許穆言的車隊。
也不知道圣神皇帝有沒有稍覺欣慰一點,起碼這一次,她的女兒不是偷跑出門的。
但可能這份欣慰也很有限就是了。
為了讓她出門的理由更為充分,武長儀還拉上了顏真定,又給她的朝中官員減員了一人。
按照她在主動請纓之時所說——
“她說,太子親自趕赴前線,必定不希望來日在史書之上記載的還是大河斷流,兩岸饑荒,百姓逐食,人各相食?,F如今人力物力都在往兩岸十余州運送,河南河北道的百姓也在圖謀自救,或許史書也該換一種方式來記載了。”
顏真定的騎馬水平并不太好,便隨同車隊坐在了馬車之中。與她同在車中的,也是個熟人,正是和她同一年參與珠英學士選拔的王師若。
比起前年因迎娶武旭輪之事成為話題中心的韋淳,比起主動請纓前往碎葉城駐守的劉旋,比起已在江淮水利中擔任要職的殷頤然,無論是以文史為職的顏真定還是擔負術算之任的王師若,都少有被人提及。
但光是看著車中的布置,都能看出王師若在此次出行中,到底有多受馬長曦的重視。
再看她已比當年自信了數倍的表現,更不難看出,她的本事對于冬官各司近年來的創舉,有著多大的意義。
她少有地并未沉浸在自己眼前的書冊算籌之上,而是將目光轉向了窗外,在投于太子殿下的那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