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授二年,萬象神宮依然沒有建成,但無形之中,它的根基已越發穩固了。
第311章
也正是因為這份底氣, 當天授三年青州暴雨、齊淄七州大水的消息被送入朝中之時,朝堂之上并無多少天災復起的惶恐。
天授元年入朝的第一批天子親選官員,與陛下在做天后之時選出的那批官員, 已在新的朝堂秩序之下各自站穩了腳跟,在接下救災敕令后各自起行。
這一次,武清月倒是做了個閑人。
不過, 也不全是做那等無所事事的閑人,畢竟還有另一件事需要由她來做, 那就是——
接待還朝述職的斂臂都督。
……
藏原之上的諸國已陸續歸入武周的統轄之下,效仿益州都督府的方式, 以都督府節制各州, 由官員輪換出任都督府長史位置,最高以六年為期。
這個輪換倒是有幾個特例,比如:曾為東女國女王的斂臂。
一方面, 前東女國,現東女州的民情, 其實相比于武周還要特殊一些,說是保護區也不為過。比起空降一個新的州中長官到任, 還不如保持原本的框架。
另一面,東女國交付于武周君王與太子的友誼,是該得到回報的。若是非要算的話,東女州的土地與曾經的東女國比起來,還要擴大了不少。
對于斂臂來說, 雖是少了個女王的名稱, 但治下的民眾卻顯然過得比早年間好上數倍了, 那又何必拘泥于這個名頭。
“這次我是從益州那頭過來的。”
斂臂試圖效仿武清月的舉動,將端茶交談的姿態也擺出幾分威嚴的樣子來, 結果發覺對方那份不怒自威的表現許是這兩年在朝堂上養出的,實在不是等閑人能效仿的東西,干脆一口悶了下去。
武清月才想夸對方自早幾年繼任女王之后便氣度沉穩了不少,現在又見她在熟人面前還是這個樣子,不覺會心一笑。
她隨即開口發問:“那現在益州情況如何?”
“西藏都督府與河西走廊之間的通道有之前的唐蕃道可用,靠著修繕拓建,就能將西海鹽池的鹽鹵以及都督府畜牧所得運往鄯州等地,倒是東女州和益州之間的那條路……”
斂臂略有遺憾地說道:“雖有太子殿下敕令,將昔年進軍路上的士卒遺體逐一找回,同時拓寬道路,也在河淵之上以滑翔翼助力建橋,讓后來人再不必如同當年一般繞行,但貿易往來……終究還是麻煩了些。 ”
武清月寬慰道:“但總已比數年前便捷多了,這也不是一兩年間就能完成的事情。”
修路得靠時間慢慢來的,更何況還是入藏的路。
“也對,現在有了雛形便是好事。”斂臂點了點頭,“益州沃土,糧產豐饒,自打這條道路更易走通之后,西藏都督府百姓也多了幾分底氣。”
此地歸于太子殿下統轄管理,總不會讓他們在災年面前吃不上飯的。而那些修路搭橋的活計,也能額外提供一批能跟朝廷領錢的崗位。
更讓斂臂安心的是,督辦益州往東女州這條商道建設的,不是旁人,正是韋淳。
以女子身份迎娶皇子的韋淳,在東女州官員面前混得簡直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要是這不算自己人,還有誰能算?
在去歲和今年上報于朝中的文書里,武清月也格外欣喜地看到,韋淳說自己愿意克服萬難去學習,并不是一句大話。
當然了,武旭輪也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他上一次送到洛陽的來信,把阿娘都給看無語了。
武清月接過信就看到,那上頭格外飄逸地寫著一句總結——“此間樂,不思神都。”
養魚種花登山吃喝這些也就算了,他還在陪同韋淳巡查益州礦業的時候,抓了一只嚙鐵獸回來養著,說是神都的紈绔必定沒有他的日子逍遙,氣得武清月都差點想將人抓回來。
但看在他留在益州還有大用處的份上,她最終還是收回了這個打算。
怎么說呢,武周二皇子到底還是一個好用的吉祥物,尤其是對想要干一番大事的韋淳來說——
這就是一個能夠臨時代表天家顏面的招牌!
搭路修橋這種事情,她自然不會將武旭輪端在前臺,讓他把民望給撈到自己手里,但挑撥洱海六詔中除了蒙舍詔之外另外五詔的關系,武旭輪卻是個很好用的工具。
那畢竟是一個皇子,說出去的話在外人看來自有不小的分量。
若非韋淳到任的時間尚短,還需要些時日籌備南部邊防,怕是都要開始引爆亂局了。
此次斂臂入京,也是武清月有意讓她與韋淳一并行動,對她再多幾句囑托。
斂臂答應得也很痛快。
相比于當年的吐蕃,洱海六詔的分量實在有些不太夠看,有斂臂和韋淳在那頭盯著也就夠了。
蒙舍詔王經歷了武周覆滅吐蕃的戰役,又姑且還能算是個聰明人,總不會做出什么太糊涂的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