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沒讓她等候多久,就聽武媚娘給出了一個仿佛在夢里才能聽到的答案:“可能還真的有。”
這個答案還有下半句,“這個人也能調度得動。”
弘化公主連忙追問,“此人是誰?”
若真有這樣一個人,她非得將其請回去供著不可。
武媚娘旋即答道:“西州都督府長史,裴行儉。”
六年前的廢王立武之中,裴行儉因為說了武媚娘的壞話,被發配去了西州。
事實證明,彼時武媚娘和李治說及的外放裴行儉好處,真是一點不錯。
不像是尋常被外派貶官的官員一般消沉,裴行儉在西州竟混出了如魚得水之感。
他不僅跟著當時還在西域的蘇定方多有往來,又向著他學習了不少作戰的知識,用在平息西域的小范圍沖突之中,還借著瓦解矛盾的機會,與此地的各族民眾打成一片。
若說當年的裴行儉還在年少氣盛之時,那么六年后的裴行儉,就已經被打磨出了更為成熟的性格,和顯露端倪的軍事實力。
或許現在要讓他執掌一軍后悍然進攻,還有些為難他,可若只是讓他協助管理吐谷渾內政,抓出其中的內應,在防御仗中發揮出他的本事——
那確有可行之處!
武媚娘眸光微動,“我會試試與陛下商議此事。”
具體是否要選裴行儉,又能否調度,都可以討論一下。
若此事能成,或許真能給吐谷渾爭取到一點喘息的機會!
------
不過先找上李治的不是武媚娘,而是李清月。
她還穿著那身跑馬所穿的衣服,便找上了門。
還上來就問:“阿耶,大唐當真這樣缺將領嗎?”
李治眉頭下意識地皺起,只覺女兒像是要給弘化公主再度求情的,希望他能夠支援吐谷渾。
但沒等他開口發問,他已聽見女兒接著說道:“阿娘說,事有權衡利弊、輕重緩急,阿耶能在四面環敵之下坐穩這個位置,已很是不容易了。吐谷渾那頭的事情確實不是當務之急,等高麗那頭解決了,騰出手來收拾也不遲。我只是……”
“只是看您現在又病體未愈,很想為您分憂。我聽阿娘說缺將領,覺得阿耶肯定要因此頭疼。”
李治立刻收回了本要出口的話,轉而笑道:“你想怎么分憂?”
他可以確信自己并未看錯,當阿菟說出這個答案的時候,語氣同他彼時頭風病剛發作的時候沒有什么區別。
這儼然是一句真心話。
他也該當多謝媚娘,在教養這個過分聰明的孩子之時并未忽略掉這份講解,起碼將他這個拒絕支援的決定給她講明白了。
下一刻,他便聽到女兒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是幫您挖掘人才了。您看,我老師,一個文官,都能幫忙順利征兵調兵,說不定也是個潛在的將領人才。要是——”
她托著下巴思考了好一陣,突然蹦出了個更驚人的后半句來,“要是挖掘不到合適人才的話,那我就努力努力自己上。”
李治咳嗽了一聲,努力讓自己別因為這個答案笑場。
“自己上什么自己上,我聽說你的習武課程進展是不錯,但你也不想想你才幾歲。”
“做人要有夢想的。”李清月念叨,“又不是沒有先例。”
平陽昭公主不就是個先例嗎?
李治很覺沒辦法。
但想想他年少的時候其實也有過這等親自征戰的夢想,又覺得女兒會有這樣的想法一點也不奇怪。
反正,等到年紀再大一些,總會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又做不得了。
“阿耶,您還沒回答我最開始的那個問題呢。”李清月再度開口,打斷了李治的教育大計構想。
“我只是在想怎么回答你。”李治答道。
這個問題確實不太好回答。
說將領少吧,多少有點像是在女兒面前露怯,對于一個還在病中的天子來說,絕不會是他的選擇。
于是他緩緩開口,說道:“大唐不是缺將領。”
這話看似與他不肯支援吐谷渾的指令有悖,實則不是。
起碼在李治的認知中,這是同一套想法。
他麾下可堪調度的將領其實還有,比如出自鐵勒的契苾何力,就完全可以從東邊進攻高麗的戰線上調度回返。
比如在平定西突厥戰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和其族兄阿史那步真,其實也都能投入到臨近的戰事中。
再比如說英國公李勣,雖然年紀稍長了些,但他畢竟還能行得動路,帶得動兵,在領兵作戰的經驗上也非尋常人等可比。
可是——
契苾何力以及阿史那彌射這樣的將領,終究還是外族。
李治或許會如同當年在萬年宮中的表現一般,并不因賀魯的反叛而對他們持有偏見,甚至仍舊將他們投入戰場之中,卻不會令他們完全獨領戰線,對戰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