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程安茉自己,都忍不住拿起手機,“咔嚓”一聲,留下了一張照片。
嵇康似乎只是隨性而彈,聽起來似乎沒有什么章法,但對于大部分不懂音樂的人而言,這也沒什么所謂,反正人好看也就是了。
于是,當(dāng)天茉園附近的短視頻平臺上,就滿是嵇康彈琴的短視頻。
至于下面的評論,不說也罷,總不外乎是各種啊啊啊啊以及不能寫出來的虎狼之詞。
程安茉最開始的時候還擔(dān)心有人去打擾,后來卻發(fā)現(xiàn),大家不知道為什么,竟然有志一同地和嵇康保持了距離。
直到嵇康曬干了頭發(fā),抱起焦桐琴,走進了茉園住宅區(qū)后,才有民宿的客人竊竊私語,“原來他是住在茉園里的嗎?”
“也不知道這個古風(fēng)帥哥和茉園的主人有什么關(guān)系?”
“可能是親戚吧?”
“話說回來,這茉園的主人,親戚還真多哈?”
親戚多不多的,程安茉不知道,她趴在書房外,有些心憂地看著正伏案閱讀的嵇康。
幾乎每個被召喚而來的人都會做的一件事,讀史書。
只是與其他人相比,程安茉卻更加擔(dān)心嵇康了。
“為何要擔(dān)心?”蘇軾抬手為程安茉倒了一杯茶。
“你說,如果他知道了自己兒子的下落,會怎么想呢?”程安茉問道。
嵇康有一子一女,女兒在歷史中沒有多少記載,但他的兒子嵇紹卻在歷史中頗有名氣。
晉朝最有名的皇帝,或許是晉惠帝,說晉惠帝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若是提及“何不食肉糜”這一句話,大概是耳熟能詳。
這句話便是出自晉惠帝之口,而晉惠帝是一個生理意義上的智障人士。
嵇□□前不肯為司馬氏政權(quán)服務(wù),不愿出仕,最終慘死刑場。
他的兒子嵇紹卻在二十八歲的那年,由嵇康的好友山濤舉薦,擔(dān)任了晉朝的秘書丞,最后更是為了保護晉惠帝而死。
對于嵇紹出仕,后世之人對此多有褒貶,那……程安茉捏緊了手里的茶杯,思考著,嵇康又會如何看呢?
第167章
晉惠帝顯然是一個政治斗爭下的犧牲品,人人都知道他癡愚,所以有用的時候?qū)⑵渫粕匣饰唬瑹o用的時候便一杯毒酒鴆殺。
八王之亂中,這樣一位癡傻的皇帝又被諸王搶奪挾持,形同傀儡,受盡凌辱。
仔細(xì)算來,當(dāng)時對這位皇帝好的人怕是沒有幾個,嵇紹顯然是其中最好的那一位。
當(dāng)時天子流亡在外,嵇紹奉命去往晉惠帝所在的地方,那個時候兵荒馬亂,晉惠帝周圍的官員以及侍衛(wèi)宮女等紛紛潰逃,哪里還顧得上一個癡傻的皇帝呢?只有嵇紹留在晉惠帝的身邊,挺身而戰(zhàn)。
只是晉惠帝雖然癡傻,卻還是能夠分辨對他好的人的。
在嵇紹被司馬穎的軍士按在馬車前的時候,晉惠帝向兵士求情,“這是忠臣,不要殺他!”
軍士只聽從司馬穎的命令,只不傷害晉惠帝一個人,手起刀落間,嵇紹的鮮血濺到了晉惠帝的衣服上。
等到戰(zhàn)事平息,侍從們要為晉惠帝更換衣服,卻被他按住,說,“此嵇侍中血,勿去。”
危難當(dāng)前,嵇紹仍舊能夠保持風(fēng)骨,不肯低頭,終被殺害。
但國人或許對一個由嵇紹而衍生出的成語更加感興趣,鶴立雞群。
東晉戴逵所著的《竹林七賢論》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這便是鶴立雞群的出處。
但,《世說新語》中又有記載,“或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答曰‘君未見其父耳。’”
“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他的父親嵇康!”
嵇紹本人已經(jīng)鶴立雞群了,可對于見過嵇康的人而言,嵇紹的風(fēng)貌卻仍舊比不上他的父親!
不免讓那時還不曾見過嵇康的人,對其產(chǎn)生無限遐思。
但對于茉園眾人而言,他們見到了嵇康,也不免會從嵇康的身上,去猜測他的兒子的相貌。
“小茉對于嵇延祖的選擇,是如何看的呢?”蘇軾沒有回答程安茉的擔(dān)心,而是反問道。
程安茉捧著綠茶,認(rèn)真思考了一會兒后,她緩緩道,“我覺得,他本人就是當(dāng)年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晉風(fēng)流的顯化之一。就我所讀過的和嵇紹有關(guān)的歷史記載來說,他和他的父親一樣,不畏強權(quán),為官期間耿直上鑒,也不因晉惠帝的癡愚而輕視嘲諷,所以,我認(rèn)為,他是一個在其位謀其政的人。”
“但是……”
“但司馬氏殺了他的父親。”蘇軾淡淡地接上了程安茉的話茬,“后世人也多以此對其貶損。”
“我想,嵇延祖他應(yīng)該是不在乎這些的。”程安茉抬起頭,看著遠(yuǎn)處彎彎的月亮,“不然的話,他又何必出仕呢?”
蘇軾沉默了一會兒,忽然道,“你可看過嵇叔夜所著的《家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