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顯然是程安茉說的風景勾起了好奇心,“哦?今晚就能看?”
“當然。”程安茉鄭重點頭,“但現在還是先進門吧。”
剛踏入茉園,程安茉就聞到一股香氣從前方傳來,她有些驚喜地道,“肯定是段珍姐!”
在回茉園之前,程安茉有特意告訴過段珍,只不過……她惡趣味地沒有說回來的人是誰,只說是唐朝的一位詩人。
段珍猜了很多人,卻拿不準到底是誰,但對于她而言,來的無論是誰,無論是生活在大唐哪個時間段,都是她的故友。
所以,在問過程安茉以及蘇軾他們的意見后,今天回家的這一餐,段珍特意準備了唐代人常吃的美食。
“好香啊!”程安茉開心地道,“她做飯可好吃了!”
然而,身旁的李白卻有些恍惚,“這種味道……有些熟悉。”
不同地方的美食各有風味,不同朝代的美食也是如此,不僅僅是調料的緣故,還有原材料的原因。
比如國內現在食用的豬肉,并不是傳統的黑豬,而是引進的大白豬,現在所食用的水稻、小麥也是經過了良種選育的。其余類似于牛羊雞鴨鵝等都有類似的選育。
可以說,吃的雖然還是雞鴨鵝豬牛羊,但品種卻不同了。
就像是有人嫌棄牛羊肉膻味重,但總會有內蒙等地的人強調,其實他們那兒的沒有膻味。再比如很多人喜歡走地雞,而且還要那種不喂飼料的走地雞,說味道比專門飼養的白羽雞要好。
對于會吃的人而言,食材的選購本身就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而段珍對這一環節更是無比嚴苛,她今日做的美食以羊肉為主,且選擇的羊肉品種也盡量貼合唐代時的品種,所用的油也是她親自煉出來的,而不是平常使用的植物油。
正是這種種細節,才能讓她今日所烹制出的美食無限接近于大唐時的風味。
除了美食,最吸引李白的,當是美酒。
李白聞到酒香后,循著味道一路向前,甚至都不需要程安茉提醒,就準準地走去了餐廳。
餐桌旁邊的小推車上恰好是開封的白酒,屬于白酒的香氣混雜著飯菜的味道,幾乎引得人食指大動。
“小茉?”談允賢停下給白酒開封的動作,溫和地笑了,“回來了?”
“談姨!你已經放假了嗎?!”程安茉有些驚喜,她有些埋怨地道,“那怎么沒有提前告訴我。”
“當然是對你的報復。”段珍倚靠在門框上,笑吟吟地道,“誰讓你怎么都不肯告訴我那位來的大唐人是誰?!”
說完,段珍的目光就準確地落在了李白的身上,沒辦法,他實在是太好認了,一身大唐人的裝扮,其余人這個時候身上裹著的基本上都是羽絨服。
聽到大唐人三個字,李白被酒香勾引走的目光總算是挪了回來,他看向剛才開口的段珍,有些遲疑地道,“在下姓李,名白,字太白,娘子可也是自大唐來?”
剎那間,段珍和談允賢二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動作,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道,“李白?!”
“李白?!”
“正是在下。”李白輕輕點頭,“不知娘子如何稱呼?”
段珍連忙整理了一下衣服,行了一個叉手禮,“李公喚我段珍便好。”
“段娘子。”李白微微頷首,“那這位,又該如何稱呼?”
談允賢微微福身,“談允賢見過李公。”
李白同樣回禮,“談夫人。”
只是,李白在記憶中搜刮了許久,卻還是不曾記得大唐有這樣名字的二人,也不知是自己的見識少,還是她們二人并不是大唐人?
“李公不曾聽聞我的名字也是正常。”段珍見李白眸子里有疑惑,便主動解釋,“我原本是段相公的家廚,因緣巧合來到此地,幸得小茉收留,如今也以廚藝謀生。”
說完,她又幫談允賢介紹了一下,“這位談夫人精通醫術,如今正在大學進修。”
“幸會。”
眾人一一介紹完畢后,段珍抬手,請眾人入座。
只是李白的目光一直落在那一車白酒上。
還留在茉園里的人,又有誰不知道李白,誰不知道他愛酒,又有誰不曾聽過那句詩,“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原本段珍聽程安茉說要多準備些好酒的時候,她還有些疑惑,但是被程安茉以過年將近,需要買些酒好好慶祝一下給混過去了。
如今看到李白,她總算是明白程安茉為何要這般叮囑了。
還好她拿不準主意,不管什么類型的酒都準備了一些,不然今天怕是不能讓李白喝個痛快。
段珍將那放著酒的小車推到李白的旁邊,親自為李白斟了一杯白酒,“李公,可要嘗一嘗如今的好酒?”
“自然,多謝段娘子!”李白也不客氣,端起手中酒盅便一飲而盡。
只是,此時的李白卻不知道,蒸餾酒的技術出現時間較晚,唐朝時候的酒,度數都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