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刊印。
程安茉若有所思地看著那些古籍,她好像有些明白,這些古籍為什么能夠作為錨點將馮夢龍召喚過來了。
他們之間,確實有著緊密的聯系。
“我接下來還要繼續修復,馮先生,你有沒有想看的書?”程安茉問道,“或者你想了解什么內容?我去幫你找找相關書籍。”
馮夢龍沉默了一會兒后,緩緩道,“明史。”
程安茉看著對方黑沉沉的眸子,想起這位老人晚期的能力,不由得在心里默默地嘆了一口氣,“請稍等。”
“馮叔。”程安茉看著已經翻開書頁的馮夢龍,悄聲和一旁的馮管家道,“麻煩你多注意一下。”
“放心吧,我會的。”馮管家低聲道。
但讓程安茉有些意外的是,直到今天這一整天結束,馮夢龍都沒有再出聲。
從旁邊看過去,馮夢龍不說話也不小的時候,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嚴肅的老人。
可就是這樣的馮夢龍,在明清小說史上,留下了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言二拍中的三言,便是馮夢龍所撰。
要說流傳最廣的,程安茉想,或許是蘇小妹三難新郎?亦或是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亦或是蘇軾以妾換馬?
可要說程安茉印象最深的,還要屬《東周列國志》,無他,在程安茉還年少的時候,曾經天真地以為《東周列國志》是正史,但實際上,那只是馮夢龍寫的一本小說,和《三國演義》不能代表三國史一樣。
但是想想被馮夢龍寫進小說里的蘇軾,程安茉又覺得或許自己被坑得也不算什么了。
想到這里,程安茉忍不住拿起手機開始給蘇軾發消息,“蘇先生,你們什么時候回來?”
“怎么?”
“沒什么,主要是想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程安茉啪啪啪啪地打字,“茉園里又添新人啦!”
“哦?是何人?”
“我只能透露一點。”程安茉道,“他和徐先生處于同一個時代,甚至年齡都沒差多少歲。而且也是江南人士哦。”
“振聲,你能猜出來人是誰嗎?”蘇軾沒有立刻回復,而是詢問一旁的徐霞客。
徐霞客蹙眉思索了一會兒后,遺憾地搖了搖頭,“不能。”
蘇軾若有所思地道,“這還是小茉第一次這樣吊我們的胃口。”
“而且,”徐霞客將程安茉在群里的聊天記錄看了一遍,“她似乎有些期待你和那個人見面的場景。”
以往程安茉雖然也會將茉園來的新人介紹給他們認識,但……如此有針對性的可不多見。
“莫非……是蘇公的舊友?”徐霞客猜測道。
“不可能。”蘇軾搖頭,“小茉說了,是和你同時代的人。”
“也是。”徐霞客敲了敲自己的腦袋,“是我疏忽了。”
“只是,若不是您的舊友,小茉又為何會期待你與那人的會面呢?”徐霞客思索著開口,“莫非……是一位十分崇拜你的人?”
蘇軾搖了搖頭,“我暫時也想不明白。”
“那……我們可要回去?”
“回!”蘇軾斬釘截鐵地道,“我也好奇小茉說的那個新人是誰。”
“過段時間就回來?”程安茉看著蘇軾發過來的消息,問道,“那要什么時候回來?”
“之前答應了網上的朋友,要和他們一起會面,不好爽約。”
“要去做什么?”程安茉好奇,“是什么網友?”
“去掃墓。”
看著蘇軾發過來的這三個字,程安茉愣了一下。
她看了看日期,不是蘇軾忌日,也不是蘇轍忌日,蘇洵的忌日也不是,所以……
“掃墓?給誰掃墓?”
第122章
蘇軾拿起一旁的手機,嘆了一口氣,“我們已經在高速路上堵了三個小時了。”
徐霞客抬起頭,“蘇公不必擔心,群里的友人們,不是沒有搶到高鐵票飛機票,就是和我們一樣也在路上被堵著呢。”
蘇軾:……
反正這車一時半會兒也是開不了的,他便點開了群聊。
說起加入這個群聊的過程,也是一個巧合,拉著蘇軾進群的,是和蘇軾同一個編輯負責的作者。
對方的歷史知識十分扎實,后來就把蘇軾拉進了群里,和徐霞客結伴旅行后,蘇軾在征求了群里人的同意后,也將徐霞客加了進來。
這次算是他們這個群里的人約定好的線下面基,而面基的活動嘛,就是給自己喜歡的歷史人物上墳。
第一次聽說線下交流活動定為上墳的蘇軾有些震驚。
而在蘇軾震驚的時候,群里有一個喜歡張良的忍不住羨慕地道,“真羨慕你們啊,還能給自推上墳,哪像我,想上墳都不知道去哪個墓。”
“那也比我好,我推的墓里只有一個膽。”
“我就幸福了,去一趟可以把三個人的墓都給掃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