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粗黑的眉毛上躥下跳,也不知道嘰嘰咕咕說了什么,逗得牛靜怡哈哈大笑。
見到衛綿下樓來,他立即一臉諂媚的招呼。
“師叔快來呀,后院的葡萄都熟了,我特地給您老摘了一盆,還用冰水鎮了一下,保管吃了以后暑熱全消,那句廣告詞怎么說來著,冰冰涼透心涼~”
衛綿想翻白眼,“我不需要葡萄,因為看到你心已經夠涼的了。”
鄭浩一噎。
衛綿在他對面的沙發上坐下,伸出細白的手指揪了一顆葡萄塞嘴里。
嗯,甜中帶酸,正是她喜歡的口味。
于是沒忍住又摘了一顆,她輕掀眼皮,“劉部長找我干嘛?”
“那個飛僵有消息了!”
第448章 飛僵后續
衛綿立即來了興趣,“怎么回事?”
“具體的不知道,我問了劉部長根本不說,只說這件事要和你當面詳談,師叔你現在回來了是不是可以找他了。”
鄭浩眼巴巴看著衛綿。
他對那飛僵的事挺感興趣的,甚至為了它還翻找了祖上傳下來的古籍,然而一無所獲。
鄭浩好歹是出自天師世家,也認識很多跟自己差不多身份的人,都是來自各大世家,但他打聽了一圈,居然毫無頭緒。
至于想通過這塊地的前主人去了解就更不可能了,他托人在土地部門查了,這塊地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是屬于張家的。
張家是泥腿子出身,往上數三代都是貧農,至于這家人為什么能擁有這塊土地,也只能說是張家上一代當家人有眼光。
張家的老爺子叫張大胖,在那個困難的年代這是對孩子最大的期盼了,因為一直比較窮,又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家里都要揭不開鍋了,張大胖就從了軍。
從軍后的張大胖很是拼命,憑借其聰明的頭腦以及不怕死的精神,很快在部隊混出名堂,一路升到了營級。
后來負傷退伍,靠著退伍費在這地方安了家。
當時這塊地并不屬于村里,因為張大胖瘸了一條腿,他不喜歡別人看他的眼神,就找了這么個偏僻的地方蓋房子,娶妻生子。
后來改革開放,張大胖又搞起了養殖,有了些存款后就把這片都買下來,當時誰也沒想到清平會發展的那么快,這地方更是面臨拆遷。
但老的再有眼光,家里有個敗家子都沒辦法留住家業。
張大胖就一個兒子,早把這孩子慣壞了,眼高手低半點苦都吃不了,后來又沾上了賭。
家里的大半家產都被這小子輸光了,張大胖氣得拖著瘸腿追著他打,不小心被沖出來的卡車撞到,沒多久就去了。
這下子沒了能壓住的人,那小子變本加厲,趕上當時清平政府對這塊地有規劃,就直接把地換成了錢,徹底放飛自我了。
這塊地就算從個人到了公家手中,幾年后和旁邊的一起重新劃分再次進行拍賣,才到了成廣源那。
也就是說張家其實也不是這塊地的原始主人,原本住在這附近的人老的老,死的死,年輕的也都搬走了,想要調查很多年前的事并不那么容易。
但鄭浩查不到不代表劉光義不能,好歹特殊部門也算體制內的,雖然不被世人所知,但想要查些東西總是比普通人方便很多。
衛綿曾經想著找個那附近的鬼魂打聽一下,沒準就有死了很多年的知道些事,可惜一個都沒找到。
想到黑棺外刻畫的陣法和符咒,還有飛僵母子在火中相擁的情形,她葡萄也不想吃了。
“你給劉部長打電話,問他在哪,有空就見一面。”
“好!”
鄭浩領命,屁顛顛給劉光義打了過去。
對方一聽說衛綿回來了,立即表示一會兒就過來。
大約一個小時后,人就到了。
簡單寒暄幾句,劉光義直接切入正題,他從帶來的文件袋里拿出了一沓資料。
“這塊地上一任主人是張家,但張家也是在八零年才買下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里是無主的。”
劉光義抽出其中的一張遞給衛綿,“我從內部要了些之前的資料,發現其中有戶人家很值得懷疑,就是這家——”
衛綿接過那張薄薄的紙,一目十行把內容瀏覽了一遍。
劉光義說的這戶人家姓白,是建國前有名的大地主,但最厲害的并不是這個地主身份。
據說白地主只是白家的旁支,嫡支一直生活在京城,是出了名的富戶。
劉光義要查這件事,當然少不了要調查康熙年間有名的富商,既然有了目標,他專門查了白姓相關的人家。
因為時間久遠,要查閱很多資料,還要在道門內部的史料文獻上尋找蛛絲馬跡。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被劉光義查到了些東西,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來自一個已經沒落的風水師家族——叢家。
他查完后發現,其實白家很有點意思。
劉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