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時光一點點過去,等此間被完全改善好,祝芙等人按照約定回宗門,時間已經過去三個月。
而祝芙也完全掌握特殊的群體意識,對自身有別于其他修士的元嬰領悟更深。
所以她打算回去后,再好好閉關一陣,把這一段時間所得所悟好好消化一番,而且冥冥之中她有一種感覺,從小嫩芽破丹而出,徹底長成小樹后,她不會再遭遇金丹期的卡頓,日后修行能一帆風順啦。
不過回宗門后,她就聽到一個消息:“內招和下回外招都要推遲?”
掐指一算,確實又到了新一屆內招時間,且外招也是近兩年的事。
“怎么突然推遲?”
“沒辦法。”于苗苗說:“最近大家都太忙了。”
比之前玄門聯手攻打魔門還要忙,消化土地永遠比攻城更復雜。
要一點點清理魔門暗地造成的影響,要挨家挨戶地統計人員名單,核實是否有魔修逃竄,必要時候還要進行遷移人口……種種安排可不就讓所有人忙碌起來了嗎?
再者普通人極其具備生活智慧,之前宗門推行平權政策,大家心里不信,只面上敷衍配合。
但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執行,他們發現宗門弟子在外行事作風更改,意識到政策是真的在改變后,也改變了自身態度。
他們變得強硬,想要獲得更多好處,有些是故土難離,還有些是被有心人煽動……
總之當制度執行后,首先給玄天宗弟子增加麻煩的,不是那些妖獸異族,反而是靈洲普通人先胡攪蠻纏。
因為工作量和難度增加,實在抽不出人選安排收徒儀式,也因為人口還在調查審核統計過程中,擔心有人趁機潛入宗門,宗門干脆發布內招、外招統一推遲的消息。
于苗苗也感慨:“以前出門,碰到的普通人對修士低聲下氣,我不忍心,現在他們看到我們趾高氣揚理直氣壯地認為我們應該幫他們,我也不舒服。”
“所以需要教育啊。”祝芙對此事態度平和:“不至于人人如此吧。”
愚民政策就是一種典型的懶政,高壓控制下普通人做不了什么,但你想讓他們配合吧,他們保證能給你把事情辦壞。
所以這時候跟他們講道理講不清,就是因為先前對普通人太不在乎導致的果。
這個結果,應該接受。
祝芙道:“接下來應該先安排普及教育。”
等教育普及后,人們會變得更有自己思想,更難以管理,但是也會更有凝聚力,需要大家配合,大家就會主動自發自覺地配合。
過程艱難,可這條路必須走。
“什么叫普及教育?”于苗苗好奇。
祝芙說:“我們生在玄天宗很幸運,但其實其他地方的人,不是人人都能認字讀書。”書都讀不了,更別提加入宗門踏入修行了。
于苗苗道:“我知道啊,所以宗門外招弟子,都要先教授經書典籍。”
“可宗門能容納多少人呢?”而能聽到宗門消息,不遠萬里趕過來,已經是家境不錯、機緣不錯的人。
剩下的人,連聽都沒機會聽到消息。
不僅是普通人,就是那些小門小派,一個宗門里頂級戰力最高就是元嬰、金丹,這樣的門派傳承都不完整,弟子良莠不齊,他們的文化水平同樣很低。
最多就是認識常用字,對心法理解都一知半解,師父怎么教,他們就怎么練。
而道家完整一套的經書典籍,不是每個門派都有的。
“普及教育十分必要,不僅能讓人懂禮、明辨是非,不至于輕易被邪魔外道欺騙,還能減少宗門招收弟子時的教育成本,也能減少大家日常管理的溝通成本,好處多多。”
于苗苗有點明白了:“就是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唄,這樣宗門就只有內招沒有外招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有這個意思。”結果差不多,但本質概念不同。
于苗苗點點頭,以自己的理解來解讀:“也是,之前行動時就有不少家族搬離玄天宗境內,好些小門派見勢不妙也想撤離,不如干脆把庇護范圍內所有有靈根者全部納入玄天宗,那樣的話提前教導很有必要。”
不是這樣。
祝芙嘆氣,宗教屬性的門派制度跟國家制度還是很大差別的,但這事不是一蹴而就。
嘴上還是說:“沒錯,就是這樣。”
之后祝芙就回翠鷲峰,處于半閉關狀態,即日常領悟、修行,但沒完全沉浸修行,若宗門有任務還是照常參與。
等到魔門隱患全部被拔除,各處妖獸異族按照玄天宗規矩生活行事,各方普通人被遷移到更適合的地方生活,各種制度推行并且順利實施。
耗費了宗門上下一年多時間。
之后,內招終于展開,再不展開就要耽誤很多小孩了。
但等大家真正完全適應這些制度,并且習慣、維護制度,過程耗費了整整三年。
而這三年中,從最開始的試驗點到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