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這么多凡獸全都踏入修行,成為妖獸,還聚集起來攻擊鄒家土堡,祝芙覺得不對勁。
人類是因為社會型群居生活形態、擁有智慧、善用傳承且看重傳承,才能一點點搭建起系統化修真傳承,讓人類修士的數量越來越多,并發展出的修煉體系。
野獸可不會如此,靈獸們把野獸看過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低等生物,根本不會主動帶著凡獸一塊修行,畢竟靈獸相互之間都不會怎么教學,它們天生擁有血脈傳承。
跟腳越不凡,天賦越厲害,血脈傳承也越完整。
事實上靈獸跟凡獸確實有壁,二者智慧程度都不一樣。
凡獸又不像靈獸具備血脈傳承,想要踏入修行,除非運氣特別好碰到好心修士或者就是幾機緣巧合誤食天材地寶且還沒有死,總之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這種情況下,凡獸成妖大多是野路子,憑借本能行事的它們就容易變成大家需要降魔除妖里的那種壞妖……
它們自己修行尚且不易,就更難去照顧引導其他凡獸踏入修行之路了。
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太可能出現這么一大批凡獸跟腳的妖獸的。
祝芙覺得應該是背后有推手在刻意培育出這些妖獸,為的就是用來攻擊鄒家土堡。
可有必要嗎?人類修士里資質越差修行時需要的修煉資源越多才能晉階,獸類同樣如此,把這么多凡獸堆積到快要化形程度需要耗盡很多資源,用別的仿佛對付鄒家土堡不是更好?
楚妍沁和沐泓伶也覺得不對勁:“就這么點妖獸,需要特意讓大師兄跑來一趟?”
且不說這些妖獸水平不如何,沒化形的妖獸都屬于不入流,數量再多也是烏合之眾,鄒家應該能對付,大師兄可是板上釘釘的下人掌門,沒必要為了這么點小事親自過來的。
三人一時找不到人答疑解惑,就站那兒看著。
等妖獸到一定距離后,鄒家修士齊齊出動了,他們架著各式各樣的法器(大部分還是鐵劍)飛躍出去,跟那邊的妖獸打的如火如荼。
沐泓伶訝然道:“祝師妹,打到你的叢林了。”
祝芙:“……看到了。”
她耗費了那么多靈氣和靈種打造的天海枝叢還沒等經歷天火的考驗,就這么被妖獸來襲給毀壞了,其中還有鄒家弟子的手筆,她能說什么呢?
只能說鄒家雖然地處偏遠,物資稀少,但也是真的不在意這片綠化區。
不然有的是方法把妖獸引誘到別的方向,或者提前一步阻攔妖獸,把它們控制在天海枝叢之外的地方。
但偏偏他們眼里沒有那片叢林,不管不顧。
沐泓伶安慰她:“等事情結束,讓鄒家人再搭建一片就是。”鄒家人做的,他們應該會賠的嘛。
楚妍沁卻道:“本就沒必要行此事。”多此一舉。
祝芙說:“之后我自己再搭建吧。”她對改造黃土還是不死心。
楚妍沁不理解:“什么樣的環境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你有心思耗費在這上面,為何不好好修行?”
由此可見,她是個對修行要求嚴格,但對其他外物都講究順其自然的人,這點跟楚妍沁不一樣,楚妍沁對任何事都講究看心情。
她此時居然不跟楚妍沁作對了,而是笑著對祝芙道:“對呀祝師妹,你想把所有地方都變成郁郁蔥蔥的地方,但這會不會對那些天然就適合炎熱干旱地區的植被也不公平呢?”
祝芙仔細認真的想了想后竟點頭認可:“確實對干旱地區的植被不公平,不過我所作所為并不只是為了讓這里能更好種植靈植,更多還是為了這里的凡人。”
這里干旱植被不多,剩下不多的植被其實能夠遷移到別的地方去。
而且植被的生存力是很強悍的,如果她沒有用特殊手段一夜之間讓這里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要是一點點的調整這里的環境,大部分植被都能隨著黃土被改變慢慢適應新的生存環境。
“人類一定是更適合舒適的環境的,我雖然是修士,但到底是人類,若能改善這里普通人的生活處境自然很好,楚師姐認為修士只需在意修行我以為不對,修士若只在意修為又何必修心,而心境如何修煉、道如何尋求,我以為就跟自己平時喜好、習性、處事原則都是息息相關的。”
她覺得達則兼濟天下,如果修士修行只一味追求力量,而不管其他人,這種強大有什么意義。
楚妍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她仍然不是很認可,但她還沒找到自己的道,所以祝芙說的話她會好好思索。
不對,她會反駁,說對了就對她很有好處。
祝芙又說:“至于沐師姐的話,倒是點醒我了,要不要為了人類讓這一片早就適應環境的植被、獸類再一次重新適應環境呢?”改變環境后植被獸類肯定能慢慢再一次適應環境。
就是這需要很漫長的時間,需要一代代基因調整去適應,過程中死傷難免。
這樣算不算人類在壓榨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