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是深藍底白邊道袍,腦袋扎一個包包頭,有深藍色發帶,女童是粉色底白邊道袍,腦袋扎兩個小包包頭,用粉色發帶綁著。
這衣服宗門只發一套,但祝芙儲物袋里有羅鸝做的好幾套備用,她利落的自己穿好衣服。
出門后,發現不少道童眼睛都是紅的,應當是哭過,進入內門后還能哭的事,也就只有遠離父母了。
到底年紀還小,哪怕這些滿級小孩,仍帶著對父母的親近向往,難免會偷偷哭。
不過她們房間里,可能因為一二號兩位剛強獨立帶動大家,沙容又是開朗性子引著大家光去聊幼年趣事了,到沒有出現群體哭家的情況。
反而現在一看這狀況,有點被點燃情緒。
祝芙兩世為人,都因為這一世的父母太好,忍不住難過呢,不過她堅強的挺住了,沒好意思哭。
沒多久有師兄師姐進來,他們都刻意嚴肅張臉,方才還有點哭意的孩子頓時不敢難過了。
“這是主峰的閔桓師兄和靈應峰束萱師姐。”前排一個男孩小聲跟身邊人說話。
一代掌峰收一代弟子,所以他們這批道童和現在的弟子們都是同一輩,只根據不同屆入門稱師兄師姐或者師弟師妹而已。當然,等入了內門,拜到不同師父門下,輩分又另算了。
沒拜師之前,他們就跟著這兩位師兄師姐。
不過兩位沒自報家門啊。
看祝芙好奇,于苗苗小聲告訴她:“那是霍豐,家資很是豐厚,人緣也好。”
芙兒什么都好,再枯燥的書都能看下去,就是認人方面慢了些。
于苗苗和馮曦玩遍整條街,但祝芙只跟他們兩親近。
祝芙點頭:“看的出來。”
人緣不好,不能夠這么一晚上的功夫就跟大家都相熟,對師兄師姐們也不陌生。
總有些同學,當你連上學意味著什么都不知道的時候,他連校長家七大姑八大婆的事,都打聽清楚了……這可能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各峰掌峰現事務繁忙,等他們得空了便會來挑選弟子,在此之前你們先跟著我們練劍鍛體、打好根基。”
兩人先帶著道童們一塊往后山去,待到了山峰,發現這一屆的外門童子和雜役童子也過來了。
三部分人分開在不同地方打坐平息氣息,靜坐整整一個時辰后,就要拿著桃木劍開始練劍。
有些宗門的童子入門也會練拳、練腿腳等,但玄天宗道童鍛體之路都是從劍法開始。
幾乎不用教導,大家都能跟著師兄師姐們一招一式的比劃,動作特別標準。
上邊被安排過來帶孩子的師兄師姐不免心底點頭。
還是內招的道童好教導,雖然內招道童年紀比外招時的道童要小許多,但這些道童自幼生長在修士身邊,該會的都會,入門極快,出現的低級問題比較少。
就算是極少數被嬌養長大的孩子,也頂多是規矩、脾性方面有所缺陷,可該學的東西絕對都好好學了。
不然就不是愛孩子,而是害了孩子。
家族越大引來的關注度越高,孩子入門要是基礎沒學好會被笑話的。
至于那些驕縱孩子,等孩子入門后犯錯了,家里后輩都再進內招都會被重點關注。
為著全家的前途,大家也不敢放縱孩子。
等到鍛體過后,用了一頓簡單但靈氣充沛的午飯,他們有小小的休憩時間,就到下午的經書課,道童們也都安安生生的渡過。
當然,面對師兄師姐、管事、師伯師叔們的教導,道童們都很乖巧,私下相處又是另一回事了。
譬如楚妍沁的冷淡和沐泓伶的自矜,兩人都是生人不近與人保持距離的模樣,但一個是不愛說的沉默冰冷,一個是不屑說的高傲不合群。
兩個從試煉山里爭一號令牌,爬階梯時爭第一,現在也有隱隱爭奪新弟子第一人的意思。
不論練劍還是練拳,她們的表現都要最好,到了經書這里就是祝芙表現最好。
沒辦法畢竟成年人思維,是理解能力強一點。
何況祝芙擔心自己入門后因為文言文不懂心法秘籍,這一世從認字開始就特意讓自己習慣古籍用詞習慣。
比起于苗苗和馮曦只愛打斗練習,祝芙很能坐得住,家里能接觸的書都看了遍。
她不止理解能力強,很多基礎知識也全面,但凡有兒童百科知識競賽,她肯定名列前茅。
不過楚妍沁、沐泓伶只是看一眼祝芙便不在意,眼里還是只有彼此。
也是,一個是天生劍體,一個是太白峰青一真人的女兒還是變異冰靈根,這一屆道童里是備受矚目的存在,當然不會把祝芙一個雙靈根放在眼里。
不止她們本人,其他道童和教導大家的師兄師姐們,最關注的也是她們。
還好兩人雖然有強烈競爭心,但沒有隨意打鬧,只是相處冷淡而已。
這種冷淡型已經算好的,那些經歷充沛、膽大妄為的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