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這周邊混口飯吃,還有錢可以拿,有一個遠近聞名的莊子好幾戶拖家帶口的來了,他們聞名的原因就是,窮,因為離水源地遠,莊稼長不活得多。
已經快餓死了,難得抓到一個救命稻草就過來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沒一個壯的,瘦的像木架子撐著人皮。
其實知道他們干不動太多,天又冷,但是土長還是把這個機會給了他們,一天兩斤糧食,讓他們不至于在冬天餓死。
看著一群人在寒天里,干著修渠挖路最苦的活,卻笑容滿面時,土長問姜青禾,“你想過會有這天嗎?”
姜青禾說:“在以前想過,現在努力著。”
她該怎么跟土長說呢,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為了脫貧攻堅做了多少努力。
而她沒有那么偉大。
她看著茫茫的天,只想著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
第156章 家
秋聲瑟瑟, 大風呼呼刮,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正干的熱火朝天。
戈壁灘左側是撿石頭翻地的,右側則是種樹苗子的,低頭還能看見有人坐在地上鋪砂石。
今年鋪完的幾畝砂地, 在熱死黃天里沒下雨的時候, 保住了全部的苗種, 雖然蔫巴了不少。但是有不少一入秋又長出了新芽,雖然有些灌木枝干矮小,可只要過個幾年沒折,就能長得高而健壯,擋住流失的沙土。
旁邊從進灣口這段路開始修路, 漢子們揮鋤頭砸地,刨出里面的石頭。婦人們則蹲在地上拔除雜草, 草根都不能留, 要修一條寬大道的話, 就得平而不能有草。
所以等著漢子們刨地, 把土都翻出來, 另一邊有人帶著去采石運石,鋪到地下防止夯土不實而塌陷。
這翻過的地哪怕填土回去后也是凹凸不平的, 要用小碎石, 也就是要把從戈壁灘上撿的那些碎石填充到里頭, 來達到道路平整。
為了防止有草芽生出, 還得用粘土摻草灰鋪一層在上面, 夯實后路就平穩到不會顛簸了。
而這些太過耗時耗力,他們要修一條大道出來的話, 除去農忙時節外,至少也得三年才能修到鎮上。眼下這地是好翻的黃土地, 后面還有很長一段戈壁荒灘,挖也不好挖,光撿石頭就得撿三個來月。
但是只要能把這段打通,讓路通到鎮上的話,原本駕車兩三個時辰才能到的,這樣平坦的路只要一個時辰,或許更快也說不定。
而相比之下,草原上的路就好修的多,只要拔除一部分草苗填石夯土就行,不過比較麻煩的是砍樹造圍欄,又得買樹苗再種回去。
最難的還是開渠,干的人夢里都在刨土,而且三年內草原這水渠都挖不下來,坐在那地上呼呼直喘氣的人,誰沒想過它通渠有水的那天,會哭的多么稀里嘩啦。
畢竟那么多的力全都出在這里,數不清的汗水滴進地里,只盼著它能早點通渠灌溉這片草原。
水渠忙碌,牧民們則忙著打草晾草,加固羊圈,做好羊群今年的配、種,以及扛上鋤頭去翻草地滅茬。
除了把草莖埋到地里熟化根草外,還要將那些準備在里頭越冬的蟲卵給翻出來,尤其蝗蟲最喜歡秋季在地里頭產卵,還把卵產在得很深,淺翻沒用,要翻一遍再犁。
姜青禾替牧民買了十頭牦牛,所以每天都能見牧民拉著牦牛在犁地。犁完的草地有牧民在后面撒種,撒的是草木樨和田菁的種子,這兩種不當牧草,而是用來做草肥的。
當草木樨到了盛花期收割后,把它堆漚池里做底肥,或者是直接鏟了翻入土中也可以。
而田菁耐鹽堿,在那些鹽堿風化的土地下種,等它蕾花期時要么做漚肥要么翻入地里。這種草肥能使貧瘠的土壤在下一年里,又能生出更多草苗來。
除了這些,秋播春生的牧草也可以播種撒籽灌水了,等著今年的雪水灌溉后,明年有不少的牧草會占據苜蓿的地盤,在草原上生長。
而在他們忙碌的時候,姜青禾去了她買下的草原,一點點規劃著未來這里的樣子。
她并不是一個人來的,徐禎從工房趕了回來,被她興沖沖拉著到這片草原上來。
姜青禾站在大轱轆車的車板上,她帶著毛絨絨的羊皮帽子,露出來的眼睛明亮有神,手拉著徐禎要他看遠處的草原。
她的臉頰兩側因為冷而發紅,一說話嘴唇裂開的地方又出了點血,可她臉上卻有著奇異的神采,她對徐禎說:“那片草原都是我的了!”
擁有草原的喜悅遠比有很多的牲畜都要讓人興奮。
姜青禾沒有跟其他人說過,在他們面前她應該是成熟而穩重的,可在徐禎面前,她終于能袒露自己的快樂、喜悅和興奮。
“反正我的錢都是你的,再買幾百畝,你當草原最大的地主,”徐禎也笑,握著她的手,“下次這里就改名叫苗苗草原。”
姜青禾捶了他一下,兩人抱在一起傻樂,其實這會兒的草原壓根沒有任何看頭,萬物枯黃,舉目望去全是深重的黃棕色。
但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