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才意識到,那兩間鋪子真的屬于她了。
第121章 家的溫暖
從衙門出來后, 姜青禾獨自一人走了很長的一條路,她穿過窄小的街道,駱駝成排的車馬店,走過彌漫著皮子臭味和刺鼻芒硝味的小路。
然后走到一家發(fā)出刺啦啦油炸聲的鋪子前, 她停住, 小販用笊籬撈出油汪汪的炸糕, 他抖了抖油說:“來一個不?”
見姜青禾沒吭聲,他將炸糕倒在一旁的木盤里接著說:“甭覺得貴,才兩個錢,俺做這十來年了,用的軟糜子都是底下王莊那的, 而且這和的面在熱炕發(fā)了一天一夜…”
“來六十六個,”姜青禾等他停頓的空檔突然說。
小販吃驚, “啥?真要那么多油糕?”
他還沒見過這么大的主顧?quán)稀?
“家里有喜事, 恁給炸些吧, ”姜青禾摸出一吊錢放在油膩膩的桌板上, 另摸出三十二個錢給他。
等小販喜滋滋接過錢, 叫屋里兒子一起過來炸糕的時候,姜青禾又去不遠處的饃鋪, 買了六十六個白饃。
店家送給她一個饃籠兒, 專門裝饃用的, 用筷子一頭蘸了紅曲, 點在饃饃上。
不管是油糕還是白饃, 都是這里表達喜慶的一種方式,油糕的糕同高, 有步步高升,吉祥喜慶的意思, 而饃饃,生滿麥子的土地離不開饃饃,連敬神都有專門的敬神饃,喜事則用點了紅曲的饃饃。
姜青禾提著這沉甸甸的兩個籠子,走小道回的鋪子。
在門口招攬人的宋大花忙上前給她搭把手,邊走邊掀了麻紙一瞧,咦了聲,“你咋買這么多饃饃,嚯,還有油糕,說你是個散客還真是半點沒錯,買幾個嘗嘗味得了唄。”
姜青禾任憑她數(shù)落,照舊是笑瞇瞇的樣子,人多眼雜的,她也沒說自己為啥買那么多的饃饃和油糕。
只進屋放了東西,又從外頭不遠處栓的車馬前,拿了一筐東西,然后關(guān)上門喊,“王老爹,趙嬸,大伙洗洗手都過來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