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松目送英國公一行人走遠,這才長舒一口氣,伸手抹了抹額頭的汗珠,心中暗道:總算是將這尊大佛給送走了!
他轉(zhuǎn)身回到衙門,立刻召集屬官,吩咐道:“今后北疆的糧草兵甲等補給之事,務必加倍上心,萬不可再出現(xiàn)任何紕漏!”
眾人聞言,皆是心有余悸,齊聲應道:“是!”
英國公出了兵部衙門,并未直接回府,而是徑直趕往大興宮。
御書房內(nèi),裴景珩正在批閱奏折,忽聞英國公求見,當即放下手中朱筆,朗聲道:“快宣!”
“臣,參見陛下。”英國公大步邁入御書房,躬身行禮。
“老國公快快請起。”裴景珩起身,親自將英國公扶起,笑道:“此次北疆糧草兵器等,兵部可準備妥當?”
“托陛下的福,一切準備妥當,已運往大營,隨時可隨老臣一道返回北疆。”英國公拱手,他接著道:“老臣今日進宮,是來向陛下辭行的。”
“老國公,不如在京中多留幾日?”裴景珩面露不舍,“三月三,金鱗池祓禊,老國公,待祓禊之后再動身也不遲啊。”
英國公搖了搖頭,道:“陛下盛情,老臣心領了。只是老臣歸京日久,北疆春耕在即,實在不宜久留。況且,這金鱗池祓禊,老臣也參加過不少次了,倒是……”
他略一沉吟,抬眼看向裴景珩,道:“此次隨老臣進京獻禮的那些小將中,有不少尚未婚配的,陛下能否給他們個恩典,讓他們參加完祓禊盛會,再行趕路?”
裴景珩聞言,頓時明白了英國公的用意。
這三月三上巳節(jié),金鱗池祓禊,乃是皇家盛事,屆時不僅皇親國戚攜家眷參加,受邀的文武百官和勛貴人家也都會紛紛攜帶適齡未婚子侄女前往。
如此一來,這金鱗池祓禊,漸漸便成了京城的男女相看的盛會。
英國公此舉,顯然是想借著這個機會,為麾下那些出生入死的將士們解決終身大事。
想到此處,裴景珩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
他爽朗一笑,道:“老國公一片愛才之心,朕豈有不知之理?便依老國公所言,那些未婚的小將們就留在京中,參加完金鱗池祓禊,再讓他們快馬加鞭地追趕便是。”
“謝陛下恩典!”英國公起身謝恩。他略一沉吟,似是有些難以啟齒。
裴景珩見狀,關(guān)切道:“老國公可是還有話要說?”
英國公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老臣還有一事相求,只……”他欲言又止,面露難色。
裴景珩見他這般,笑了笑:“老國公但說無妨。”
英國公這才像是下定了決心,沉聲道:“陛下,老臣想……想見見安妃娘娘。”
裴景珩眉梢微挑,不動聲色地問道:“老國公怎么會突然想見安妃?”
英國公苦笑一聲,解釋道:“安妃自幼被老臣嬌慣壞了,以至于犯下大錯。老臣離京在即,想見見她,好好規(guī)勸她一番,莫要再給陛下添亂。”
說完,英國公躬身行禮,靜候天子的答復。
他之所以挑在這個時候提出見孫女,就是為了讓陛下看在他即將離京的份上,能夠應允。
第111章 林氏恐慌
裴景珩眉頭微蹙,看著眼前謙卑行禮的老人,一時間未作言語。
這些日子,林氏被關(guān)在咸安宮,倒也安分,并未鬧出什么亂子,想來是吃了苦頭,學乖了。
如今英國公主動提出要見她,想必也是想借此機會,好好規(guī)勸一番。
想到此處,他暗嘆了一口氣,便點了點頭,道:“也好,既然如此,福順,你便陪老國公走一趟吧。”
一旁的福順躬身應道:“是。”
英國公聞言,頓時面露喜色,連忙謝恩:“謝陛下恩典!”
英國公謝過裴景珩,隨著福順退出御書房,往咸安宮而去。
裴景珩望著英國公離去的背影,嘆了一口氣。
希望老國公能勸得了林氏,林氏莫要辜負了老國公一片苦心!
他也正好借此機會,探探林氏是否真心悔改!
咸安宮。
春光似乎被高墻阻隔,不曾光臨一般,安靜的宮殿一片死寂,毫無生機。
宮女太監(jiān)們皆是安靜麻木,仿佛霜打的茄子一般,沒有一點精神。
福順領著一位身穿一品大員朝服的老者踏入咸安宮時,殿內(nèi)侍奉的宮女秋月眼尖,一眼就認出了一品武官的朝服,猜來人是英國公,也顧不得行禮,一路小跑著進了內(nèi)殿稟報。
“娘娘,娘娘!英國公來了!”
林氏正百無聊賴地坐在佛像前,雙目無神,一顆心仿佛被丟進了油鍋里,煎熬無比。
聽到秋月的聲音,她猛地回過神來,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
“祖父?祖父來了?”
她頓時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霍然起身,也顧不得儀態(tài),提著裙擺便沖了出去。
內(nèi)殿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