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三年級的時候,媽媽便開始讓我做家務了。
先是從最簡單的掃地開始,然后是拖地、洗碗、做飯等等。
對于我而言,做這些家務沒什么大不了的,畢竟就算不做,我也是拿著書一直看。
所以不過是從學習變成了做家務而已,而兩者都屬于我能輕易完成的范圍內,所以做這些家務還真算不得什么,唯一有點技術含量的無非是做飯罷了。
家里沒有電飯煲這種東西,做飯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方法,那就是生火煮。
但這個煮并不輕松,米和水按照一定量的比例放入鐵鍋中熬煮,待到水煮得快干時在將剩余的米飯放入飯蒸子里蒸,飯蒸子底部還得鋪一張紗布,防止飯樓下去。
但并不是每天都要我做飯,一般來說爸爸媽媽只要不是很忙,都是爸爸媽媽來做,而我負責的主要是掃地和洗碗。
關于自己所必須要做的這些家務,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既然媽媽讓我做,那么也就是說這個年紀確實是應該做這些了吧,或許其它同學在家里也是這樣的。
于是,便沒有生出任何不滿的情緒,哪怕是一點,反而有些做得樂在其中,畢竟一直抱著書看也難免會有些枯燥和無聊,偶爾做做家務算是活動活動筋骨的同時讓大腦放松一下吧。
但是,看著整天什么都不用的妹妹,難免會有些羨慕。
“抬腳!”這句話大概是我每差不多每天都會對妹妹說的話吧。然后便會看見妹妹抬起個小腦袋看我一眼后身體向后靠的同時腳抬高,就像一只小貓一樣,很是可愛。
妹妹總是喜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雖然有時候偶爾也會看看我寫作業,但總是在看了兩眼后便驚慌失措的跑開了。
是因為覺得枯燥嗎?還是說對學習有很大的抗拒感呢?
根據我就所處環境的判斷,大多數人都是不喜歡學習的。這倒也合理,學習跟玩大概率只能選一個,有哪個小孩子會不喜歡玩呢?
所以妹妹將來也會像李嘉豪他們那樣一點也不喜歡學習嗎?
這算是壞事嗎?還是好事呢?
一時間腦海中竟浮現出了幾年后妹妹跟自己一樣成績好然后被媽媽嚴格要求后哭兮兮的場景。
突然有些心疼,我想我必然不喜歡這樣的結果,所以這應該算是好事吧。
想到這兒,竟松了口氣。
言歸正傳,妹妹的個子很小,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候腳是略微離地的,有時候看著看著便會下意識的擺動起來,這時視線只要向上移一些,便會看到妹妹那一臉癡迷的看著電視機的表情。
于是,眼前之人便顯得有些可愛。
三年級下剛開學,便又開始了換座位。這是每個學期的慣例。
或許是考慮到優虐互補的原則,這次我的同桌是一個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的人--李嘉豪。
讓成績好的跟成績差的學生做同桌,以此來提高差的一方的成績,這是王老師的方針。
但就不怕我受他影響然后成績下降嗎?我想老師應該是覺得就這近三年的了解來說,我是一個不容易被帶壞且學習認真成績好的乖孩子吧,所以才有這么一出。
不過這些也無所謂了,座位不是我能選擇的,正如我如今的人生一樣。
在我的認知里,李嘉豪是一個父親和爺爺很有本事自己成績很差很調皮但又無傷大雅的人。
故此,我覺得他應該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至少對于我來說是這樣的,我倆理應不是一個世界的,更不是一個類型的。
畢竟今天早上才看見他拿著五塊錢去買零食和玩具。
對于我這種一年到頭來都得不到幾次零花錢的人來說,這五塊錢無疑給了我內心極大的震撼。
但也是因為對方的零食和玩具,我和他兩個人建立了較為深厚的友誼。
由于是第一天坐同桌,加之我倆不熟,于是我便沒有跟對方說過哪怕是一句話。
但他卻拿著左手拿著一袋洋蔥圈遞到我跟前右手敲了敲我的肩,然后問我:“吃不吃?”
看著遞到面前的零食,一瞬間竟沉思了起來。
按理來說我跟他不熟,自然也不應該接受這東西,畢竟無功不受祿。
可不知何時這股誘人的香味兒竟飄進了鼻子里,一時間竟差點流出口水來。自己一年到頭來都吃不到幾次零食,況且這洋蔥圈自己一次也沒有吃過,聞著這味兒,想必應該很好吃。
于是竟不爭氣的伸出手,輕輕的抓了一小塊,然后放進嘴里反復拒絕了起來。
確實很好吃,是一種自己從未體驗過但卻很美味的東西。
如此品嘗著這美味,竟忘了道謝,于是張開嘴擠出一道細微的聲音:“謝謝。”
“沒事,想吃就自己拿!”李嘉豪爽朗一笑,然后將這包零食放在我和他的課桌中間。
頓時心里很是感激,下意識的看了一下對方的側臉,突然感覺比平時帥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