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帶著這108人撤離,必須有人打先鋒,摸路的同時跟所有關卡的人武裝分子打好招呼。
但無論是誰去,這一過程的風險都極大,不僅可能會被人用槍口指著腦袋,還可能面臨被亂槍射殺的危險。
可是有些事,即使再兇險,也必須有人去做。
當天十點,會議室內一片寂靜。
當得知許肆周將親自充當急先鋒,上陣跟武裝分子交涉時,所有人都被他的這份魄力震撼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大家都清楚,在這次任務中,許肆周已經付出得太多太多了,幾乎是以命相搏。
清楚內情的人都知道,他對得起司淮這個名字。
當年老爺子以命守護祖國河山,而如今,他身上刻著老爺子當年的影子。
或許是許肆周在前線奮不顧身的付出,所有人突然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仿佛擰成了一股繩。
每個人的眼神都變得更加堅定,沉默過后,迅速轉入了待戰狀態。
氣氛在瞬間變得緊張而又充滿決心。
當聽到需要醫護人員隨隊行動時,所有醫生都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沒有人退縮。
就連紅十字會的志愿者、護士、救援人員和退伍軍人也都紛紛表示愿意加入。
若有戰,召必回。
最后的救援隊由六名隊員和三名極有經驗的醫生組成,他們帶上救援物資,火速從邊境線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