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從康家堡到赤潮鎮,一行人連夜疾馳三百里不曾停歇,裴浚掛念前線軍情,不敢耽擱,只在一胡楊林邊上歇了個晌。
卻又擔心鳳寧受不住,不料鳳寧搖搖頭,“別擔心我,我這些年在外頭騎馬夜行已是家常便飯。”
裴浚心頭鈍痛,干脆用自己的披風將鳳寧裹起來,“你靠著我后背睡。”
鳳寧被他裹得嚴嚴實實,只剩下一雙眼眸與鼻子露在外頭,呼吸均是他的味道。
“好。”
吃過干糧,繼續出發。
鳳寧怕卷卷凍著,將它抱入懷里,一人一貓還真就靠在他背心打盹,一路睡得渾渾噩噩,等下次醒來時,鳳寧竟然發現自己睡在裴浚肢窩里,原來后半夜路過一個邸店,馬要休息,人也要休息,干脆舒舒服服睡個覺。
沒多久,裴浚也醒過來,一行人洗漱更衣,吃飽喝足繼續往肅州趕。
終于在這一日傍晚,抵達肅州郊外。
遠遠的,黃塵撲來,青煙滾滾,濃烈的血腥氣伴隨著寒風一股腦灌入鼻尖,鳳寧被顛簸一路,本就不適,聞了這氣味,忍不住腹內翻滾。
已有黑龍衛前往肅州軍營報信,肅州知府帶著兩名文官聯袂而來,瞧見裴浚,齊齊下馬,跪在他跟前,
“臣等給陛下請安,肅州危險,懇請陛下速速回京。”
裴浚高坐馬背,形容肅整問,“戰況如何?”
知府三人相視一眼,面露苦澀。
“回陛下的話,前日起蒙兀開始突襲橋頭堡,齊總兵坐鎮城樓,陸將軍與董將軍左右夾擊,本以為能擊退蒙兀,熟知對方來的是主力”
知府也不知能否保住橋頭堡,磕磕碰碰回,
“三位將軍正在殊死抵抗,臣聞陛下抵達肅州,憂懼難當,陛下身負江山社稷,是萬民的倚仗,絕不可有半點差池,故而臣冒死肯請陛下回京。“
就在這時,彭瑜也從肅州方向疾馳而來,將內閣發來的三道急遞奉給裴浚,
“陛下,京城急遞,內閣命臣護送陛下回京,主持大局。”
裴浚神色凝重沒有說話。
蒼穹被烏云蓋住,層層疊疊不見一絲光亮,風聲催人。
早在九十年前,裴浚的高祖父曾御駕親征,害三十萬大軍折戟宣城外,高祖父也被敵軍擄去,蹉跎多年方被放歸,裴浚少時每每念及此事,痛憤難當,深感恥辱。
百官也由此定下天子不輕出的規矩。
裴浚兩度出京,均以修道求仙瞞得死死的。
裴浚如果足夠謹慎,就該回去。
身后傳來鳳寧的輕咳聲,想是一路吹了不少風,人凍壞了,裴浚率先下馬,將鳳寧攙下,知府諸人這才發現皇帝身后帶著一位姑娘,紛紛將頭顱壓得低低的,不敢窺視。
鳳寧落了地人好受些,漸漸推開他,抬眸環顧四周。
這是肅州郊外一個城鎮,上回鳳寧前往肅州與居延城邀請商戶,曾路過此地,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這里該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小鎮,它建在一片綿延的山腳下,一條寬敞的官道打雍州方向來,穿過山谷,往西北延伸去烏城,是河西走廊上一處重要的據點,南來北往的客旅極多,當初瞧著是極為繁盛的。
眨眼間草木凋敝,四處斷壁殘垣,屋檐冒著騰騰青煙,墻壁地面血跡斑斑。
尸體大約被清理過,留下些許殘肢斷臂,鳳寧光看了一眼,纖細的身子不住發抖。
這里顯然剛經歷一場惡劣的戰事。
隱約聽見林子深處似有哭嚎聲,裴浚牽著鳳寧越過狼藉的屋舍,穿過這片林子,進入狹角內,原來這片林子里建有一個小商鎮,牌坊下有官兵正在清掃戰場,黑龍衛迅速奔過去詢問經過,片刻,折回來稟于裴浚知,
“昨日半夜蒙兀一支分騎掃蕩過這片村莊,幸在我軍援救及時,鏖戰兩個時辰將敵軍擊退只是村莊百姓撤退不及時,損失慘重”
裴浚斂眉一處處掃視過去。
黃煙彌漫,周遭死寂沉沉,青石板磚的街道,錯落排列著高矮不一的屋舍,旌旗撲落在地,有的沾了血,有的被踩滿腳印,殘破不堪。敵軍來襲,百姓逃的逃,躲得躲,有些老弱婦孺來不及撤離,老的摟著小的看著一輩子的心血毀于一旦,坐在臺階抱頭痛哭,稱得上哀鴻遍野,滿目瘡痍。
行至街道盡頭,一座廟宇前的寬坪處,整整齊齊排列著陣亡的將士尸體,裴浚在心里數一數,共有一百八十四人。
修長挺拔的帝王,在這一刻負手立在黃煙中,忽然望了望蒼穹。
他自小熟讀史書,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百姓流離失所,將士陣亡幾何,那一個個字眼讀在嘴里,會有傷懷,冰冷的數字落在眼底,亦有難過。
卻都不及眼前這一幕沖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