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好。
一碗清炒南瓜秧,一碗素黃豆芽,一條豆腐燉魚,顧庭風和兒子哪怕才吃了炸肉圓子和小酥肉不久,胃口依然很好。
宴清霜眉眼柔和地瞧著大口吃飯的父子倆,給兒子夾了塊魚肚肉,剔干凈魚刺,又給相公盛了碗濃白魚湯過去。
想起近段時間大家都在傳的事情,忍不住問:“咱們村這個學堂真能建起來嗎?”
顧庭風知道夫郎擔憂什么,寬慰道:“放心,肯定能。”
村里誰家都有孩子,有些人家是因為家里窮,不想花束修供孩子上學,有些則是因為沒學堂,或者學堂遠,沒辦法。
顧庭風原本還在考慮,等過兩年,兒子大些要不要送到鎮上學堂。
倒不是要求他考取功名利祿,享受榮華富貴,只愿他長大后能做一個明事理,辨是非,知善惡的人,所以書是一定要讀。
現在村里建學堂,倒是解了他心頭難事,對夫郎一一解釋道:
“清河鎮周邊大小村落無數,其中就咱們村,落霞村,小河村以及下河村,張家屯離得最近。”
“不過下河村還有張家屯都有學堂,所以就只打算在咱們村,以及落霞村,小河村共同修建一所學堂,位置就在三個村子中間,夫子都請好了。”
宴清霜微微詫異了一瞬,旋即驚喜道:“那不就是我們村子嗎?”
落霞村在對面,小河村在下面,唯獨他們村子在中間,可不是只有建他們村才最方便?
“嗯,”顧庭風喝完最后一口魚湯,拍了拍夫郎手:“村長叫了幾個人,說是晌午過后去看地方,我現在過去,你和兒子慢慢吃。”
宴清霜微微擰眉,有些疑惑的問:“建學堂的地方不是已經選出來了嗎?怎么還要去?”
顧庭風嘆口氣,解釋道:“原先是選出來了,不過那個位置占了陳家兩塊地皮。”
“村長說按照耕地價格,一畝地五兩銀子補給陳家,本來他家答應得好好的,后面不知聽到了什么風聲,想要坐地起價,一畝地竟開口要十兩銀子。”
話說到這宴清霜也明白了,陳家那兩塊地是早年開墾出來撒麥子豌豆的。
后面土地過于貧瘠,栽種出來的莊稼收成都不好,荒了兩年,里面野草不知長了多深。
直到聽到要在周圍建學堂,他家兩塊荒地正好劃在其中。
一家人這才急急忙忙的把地整理出來,本以為談好了,誰料突然又反悔了。
建學堂這樣造福村里的事,萬不能出現任何情況,宴清霜忙道:“那你快去吧,太陽大,記得拿上斗笠”
顧庭風笑著應了一聲,起身戴上斗笠出門了。
顧宴鼓著腮幫子,等把飯咽下去,才說:“阿么,是不是學堂建好我也要去上學啊!”
“對呀,”宴清霜幫他擦干凈嘴角飯粒,柔聲道:“我們福生想不想去上學?”
“嗯,想。”顧宴乖乖點頭。
吃完飯宴清霜把小黑小黃喂了,鍋碗洗了,灶臺收拾好,準備去菜園子里摘些新鮮瓜果,明日一并帶去。
顧宴也不出去玩了,背個小竹筐,興高采烈地跟在阿么身后。
小黑小黃吃完飯,也嗷叫著跟在顧宴身邊。
有了這個小幫手,宴清霜省事很多,他摘下的黃瓜、茄子、青菜、茄豆這些,全被兒子接過去,整齊地堆放在地上。
宴清霜看著園子里來回跑動的兒子,心都軟了。
夜里顧庭風幫兒子洗澡,顧宴掰著手指頭和爹爹細數,他今日幫著阿么摘了好多瓜菜,明日都給爺爺送去。
顧庭風笑著點點頭,把兒子送回他自己屋里,蓋好被子,關好房門,才轉身回屋。
次日一早。
顧家院里開始響動。
顧庭風把夫郎摘的瓜果一一搬上牛車,還裝了兩袋曬好的山貨干菜,一并給帶去。
路上碰見顧老三和陳秋菊,他二人這幾年蒼老了許多,像是歷經風吹雨打后的干枯樹皮,佝僂地肩背上扛著鋤頭,看樣子是準備下地干活。
驟然見到顧庭風趕著牛車過來,顧老三渾濁地雙眼微微一亮。
不過還沒等說半句話,顧庭風就伸手拍了一下牛脊背,載著夫郎和兒子走了。
顧老三咬著牙,神情似悔恨,又似艷羨,被他分出去的兒子如今手里有多少家底他無從得知。
不過每年莊稼收獲時,那一車車新鮮瓜果山貨,逢年過節的酒肉禮品,都滿滿當當地拿去孝敬了外人,
反倒他這個親爹,連個正眼都沒給過,顧老三杵在原地長吁短嘆。
“阿么爹爹,快看!”顧宴從懷里掏出一只竹蜻蜓,還有草蚱蜢,拿在手里飛來飛去,“這是小石頭哥哥送我的,好不好看?”
“好看。”宴清霜抬手護住兒子,怕他玩高興了掉下去。
顧庭風也轉過頭瞅了一眼,道一聲好看。
一家三口說說笑笑很快便到鎮上了。
第217章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