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魏國公楊玄手下校尉陳客遺暗中勾結突厥可汗意圖造反的事情被發現,上報至正在南巡的江州皇帝處,皇帝怒火攻心大發雷霆,在宇文世成的慫恿下,不待查明事情真相,即刻密令捉拿楊玄,并派人馬欲將公主接回皇城。
與手下將領商議陳客遺起兵之事,楊玄思慮甚多心中矛盾。他想起二郎曾多次勸說他起兵反周的事情,那時已陸續有不少的叛亂起義,他念及太后,終是選擇為大周鎮壓叛亂,并沒有同意二郎的想法,到如今再看,是否是自己錯了?
正是考量中,江州內線匆忙趕來,告知楊玄皇帝欲將他除之的消息,至此時,楊玄已不再矛盾,連夜寫信給奚州的長子楊長堅與武陽的二郎楊長庚,令他們于各地招募兵馬,到他所在的清明郡匯合。
五月中,楊長堅先行趕到,父子二人商議討伐陳客遺的大計,以討伐叛將,防備突厥南下的名義,正式起兵。
誰知陳客遺提前來犯,彼時,陳客遺的兵馬總數多過楊玄父子,陳客遺與楊長堅在清明郡與臨水郡交界處大打出手。
此時,已經離開武陽仍在路途的楊長庚迅速拿定注意,改變原定路線,兵分叁路,楊長明領一路人馬護送國公夫人和郡王妃及其家眷按原路去往清明郡與父親匯合,楊長安領另一路佯裝全部人馬勢弱從中路去,攻打陳客遺側方,而他則帶領最后一路火速折向,去偷襲陳客遺臨水郡的老巢。
半月后,楊長庚趕到臨水郡,卻按兵不動,待消息傳回陳客遺軍中,道楊長堅與陳客遺兵馬纏斗數十日,
就在險些失守之際,楊玄次子楊長庚帶兵趕到救援,陳客遺早就聽說楊玄次子用兵如神不可小覷,本以為是個勁敵,鉚足了勁要和他放開了斗一斗,
誰知不過十日,“楊長庚”便被擊敗,與其哥楊長堅兵馬一同退后至數十里外的蜻蜓坡,陳客遺欲修正軍馬隔日便領軍前進,一舉殲滅楊氏。
臨水郡陳客遺老巢中的守衛將士聽聞此消息,飲酒慶祝即將到來的勝利,楊長庚便是在此時,星夜攻入軍中迅速拿下此處。
天還未亮,不待停留,揮師向陳客遺后方進軍,楊長堅與楊長安按原定計策立刻領兵接應,猛烈夾擊之下,楊長庚一刀刺穿陳客遺的喉嚨,徹底擊敗了陳客遺。
六月,夷河郡不服楊玄,起軍反抗,楊玄命楊長庚出戰,不日便斬郡丞,獲勝。
后楊長庚又接連平定沿河一帶的小勢力起義,自此楊玄父子完全占領了河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