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她對顧爺爺說“爺爺,我想給族人診個平安,算做我的回禮吧。”
顧爺爺聽孫女如此說,很是高興,很好,是個感恩的人,有顧家人的風骨。
顧青橙的二哥顧浩哲得了爺爺的吩咐去外面通知大家,從今天開始,妹妹會在村里給大家診脈。
顧三叔得重病,又起死回生的事早在村里傳開了,一聽青橙那丫頭要給村里人看診,大家心里都很感激的,尤其是上了年紀的,她們次誰都怕生病。
平常只道早死早超生,等他們走到這知天命的年紀,發(fā)覺她們還不想往生。
第一天,上門的都是本身正在生著病的人。
經過昨晚收嫁妝的事,顧青橙知道,顧家村不是吃不起藥的人家,開起藥方來不用思考有的藥材他們買不買的起,直接用最適合的,不用費盡心思的去酌摸替換品。
顧家村一直以來是有村醫(yī)的,醫(yī)術還祖?zhèn)鞯模彩穷櫴献迦耍櫱喑纫辉\脈,他就跟了過來。
“小姑奶奶,今天我能否跟在你后面學習學習?”
“沒問題,只要你想學,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個有心學,顧青橙也樂得教他,都是顧家后人,學醫(yī)也是為了顧家人不受病痛折磨,對于村醫(yī)顧江的要求顧青橙是很高興的。
一人一張桌子,顧青橙看完一個人,就會開好方子,脈象,也把病因病證都寫出來。
這人再到顧江桌前,讓他再看一番,拿兩個人開的藥和脈象,比較一下,讓村醫(yī)自已在心里有個比較。
顧江原本就是個很有學醫(yī)天賦的人,現(xiàn)在看一眼就知道誰的方子更好。
也有不用開藥的,直接施針就行,顧青橙扎針,顧江在一旁觀摩,他也是會針灸的,不用顧青橙給他講穴位,他都看的懂。
看病第二天,顧江見沒問診的了,收拾收拾東西,拿著自已的行醫(yī)手扎還有小姑奶奶的那份一起回了家。
顧青橙伸伸懶腰,在院子里慢慢的走動著。
一圈,兩圈,繞到第五圈,沒辦法,她來到大門前,打開關閉的黑油漆大門。
門外正在徘徊的老太太被開門聲嚇一跳。
“小橙,你這打一開門,嚇我一跳。”
顧青橙無語…
您老人家都在我家門口轉半天了,也不知道是誰想嚇誰?
“三奶奶,您這是?…有事?”
門外的三奶奶七十多歲了,滿是皺紋的臉竟然露出了羞澀之情。
顧青橙往里讓人:“進來吧,三奶奶,有話進來說。”
三奶奶似是下定什么決心,跟著顧青橙走了進去。
在別的看病的人都散了的時候來,顧青橙猜想,三奶奶是不想讓別人知道她的事。
便領著三奶奶進了自已的閨房。
她的房間很是干凈,可以說是一塵不染,現(xiàn)在小蕓堂妹恨不得一天進來收拾三遍。
顧青橙指著椅子讓三奶奶坐下,倒了杯茶放她面前,才問。
“三奶奶是想看病?”
事情果然如顧青橙所料,三奶奶的事,有點兒羞于見人。
話說三十年前,國家還未穩(wěn)定,三奶奶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回娘家走親戚,回來的路上,聽說前面打起來了。
她跟幾個同村人到山里躲避,下山的時候,一個沒注意,摔了一跤。
當時就見紅了,她咬著牙回到家。
那一夜,流了不少的血,她知道孩子肯定是保不住了,但是,也明顯感覺到,只有血流出,孩子沒下來。
當時只是抓了些補身體的藥,就這么著了。
從那天以后,原本來大的肚子,一天比一天的變小。
最后,恢復到沒懷孕時的平坦。
她和三爺爺難過了很久,甚至給那未出世的孩子偷偷立了個長生牌。
從那以后,月事就斷了,再沒來過,好在當時她也有四十三了,孩子早就一大堆了。
這個秘密她一直藏在心里,從來不敢和外人說。
只是現(xiàn)在她七十有余,自知時日不多,她只是想弄明白,肚子里的孩子哪里去了。
這種事,顧青橙她也沒見過,更沒聽說過。
“三奶奶,我先給你把把脈,看看情況再說。”
顧青橙仔細的診了脈,清晰的感覺到,三奶奶的身體,并非喜脈,身體還挺健康。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四十多歲的年紀,早早的斷月事反而是好事。
興許是因為這樣,讓三奶奶的身體比同齡人的身體都要好。
“三奶奶,從脈象上,沒有喜脈特征,也就是說,那個孩子當時就去了。
至于說沒有發(fā)現(xiàn)排出物,也許是機緣巧合,那孩子化做養(yǎng)分反哺給了母體。”
三奶奶聽完,淚如雨下,她可憐的孩子,從沒享受過一天母親的關懷。
卻用自身滋養(yǎng)了母體,她對不起那個孩子,是她不好,沒有保護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