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不僅登上了巴黎各家的報紙書刊,還印在了周邊省城的報紙上。
最終,全國各地都知道巴黎有一位“劇院幽靈”。
薄莉看得心情復雜極了,如同生咽一顆又冷又沉的石頭。
埃里克幾乎是不擇手段,想讓她知道“劇院幽靈”在這里。
為了讓她看到他,他甚至對夏尼子爵起了殺心。
可最終,他還是沒有動手,也許是怕劇情改動太大,她沒法回到十九世紀。
克里斯蒂娜和夏尼子爵私奔成功,應該也是他的手筆。
——這是原著的最后一個劇情。
埃里克看著克里斯蒂娜和夏尼子爵有情人終成眷屬后,卻發現她還沒有回到十九世紀……那時,他在想什么呢?
他會不會覺得,她很可能已經拋棄他,決定留在現代了?
所以,他才會在巴黎大開殺戒?
薄莉又仔細看了看報紙。
上面寫道,最初的“尸體”只是過分逼真的道具。
然而,市民們并不認同這一說法,甚至覺得警方在包庇兇手。
薄莉猜測,后來懸掛在歌劇院門口的尸體,估計也是制作出來的道具。
就像他在鬼屋替她制作的一樣。
不然不可能直到現在,巴黎警局都沒有對他發布通緝令。
但顯然,她再不現身,假尸體就要變成真尸體了。
薄莉把報紙還給租車行老板,又找老板買了一張地圖。
地圖上顯示,火車站離巴黎歌劇院僅有幾公里。
想到這里,她立即登上馬車,甩了一下韁繩,朝巴黎歌劇院駛去。
黃昏時分,街上卻空無一人,只剩下馬蹄聲和車輪聲轉動聲。
每往前駕駛一段距離,離歌劇院就更近一些。
薄莉幾乎能聽見自己躁動的心跳聲,手心也滲出熱汗,差點握不住手上的韁繩。
雙腿更是一陣發軟,似乎全身上下的血液都沖上頭頂,已經無力給腿部供血。
薄莉低下頭,重重咬了一下手背,才勉強平定紊亂的心跳。
讓她吃驚的是,巴黎歌劇院門口居然全是馬車,已經排起了長隊。
只是這么長的隊列,居然沒什么人說話,氣氛寂靜如死,只能聽見彼此的呼吸聲。
薄莉看向周圍人,發現他們全部身穿奇裝異服,應該是去參加歌劇院的化裝舞會。
放眼望去,有人扮成路易十一,有人扮成希臘神話里的厄洛斯和普緒喀,還有人在臉上涂滿金粉,似乎想扮成一支黃金燭臺,
如此滑稽歡樂的裝扮,這些人卻臉色蒼白沉默不語,仿佛不是去參加舞會,而是一只腳踏進了墳墓里。
化裝舞會也是原作里的劇情。
但即使薄莉看過原著、音樂劇和恐怖片版本,也猜不出歌劇院為什么要在現在舉行化裝舞會。
市政府不是呼吁人們夜間不要外出嗎?
為什么這些人還敢來巴黎歌劇院?
薄莉跟著馬車隊列,往前駕車,跟隨車流步入歌劇院的范圍。
她跳下馬車,順著人潮走進大廳。
周圍全是打扮奇異的紳士淑女,但幾乎每個人都面色灰敗、一言不發。
角落里,一位女士正在怒氣沖沖地質問旁邊的男士:“這個幽靈究竟什么來頭,為什么警察不管他!”
“親愛的,求求你,小聲一些。”男士懇求說,“你也看到了,警察跟他是一頭兒的,每次發生命案,警察都說那是道具……鬼知道他給警察局長下了什么迷藥!”
“來這里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這么多人,我不信都受了幽靈的脅迫!”
“小聲些,親愛的。”男士繼續懇求說,“你也看到了,他連那事兒都知道了……誰曉得他是怎么知道的,也許有人暗地里跟他達成了骯臟的協議……”
后面的話,薄莉聽不清了。
她稍稍思考了一下,就明白過來。
埃里克以這些人的“秘密”要挾他們參加化裝舞會。
這些人都是巴黎有名有姓的人物,即使受到脅迫也不敢聲張。
他們不情不愿地來到這里,互相敵視,互相猜忌,懷疑彼此之中有劇院幽靈的同謀,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秘密”泄露出去。
不得不說,埃里克的頭腦真的聰明得可怕。
他制作尸體道具,不僅僅是為了避免被警局通緝,還為了破壞警局的公信力,并制造出與警局是同謀者的假象。
假如沒有這一假象,這些人不一定會受他擺布。
但同時,薄莉也感到,他的耐心快要耗盡了。
一下子把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被憤怒的人群反噬。
除非,他有極其恐怖的……手段,脅迫這些人不得不聽從安排。
幾乎是立刻,薄莉就想到了埋在巴黎歌劇院地底下的炸藥,冷汗瞬間流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