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攤到每年也才一二兩銀子,加上有了牲口出大力,人就能抽出身來干別的,就能做更多豆腐,辛苦一點兒這帳就抹平了,苗家人聞言更加感激沈青。
略坐了坐,沈青便帶了苗氏回了蘭塘村。家里還有一攤子事兒呢,全等著沈青去張羅:作坊選址選在哪里,這做淀粉腸的技術要交給誰,管事的又是誰……都得沈青定主意!
這頭一樁,依著沈青的想法,作坊建在山腳小院附近才好。一來山腳小院本就離村里其他人家遠一些,中間隔著一片空地,差不多夠蓋一個作坊。二來沈青整這么大一攤子事兒,就是為了保障自家的安全。等作坊建好后,他就要借口看貨物、保秘方,讓村長組織些青壯來建個護衛隊,日日在作坊附近巡邏。
他可不是隨便說說唬苗雨,逗小孩的,而是確有這個打算。
這作坊蓋在山腳小院旁邊,不就能讓護衛隊把他家的安全也一并保障了,杜絕再有人翻墻進院偷盜嗎?
唯有一點,就是這山腳小院是租人家劉獵戶的,不是他們自家的。沈青打算過些日子去下河村問問劉獵戶,這院子肯不肯賣。住久了,沈青還覺得這院子怪合他心意的,用料也實在,要是能直接買下來,再稍作修整就好了,比自家買地去蓋新房要省事不少。
若是劉獵戶不肯賣,他再去相一塊地,把作坊和自家宅子蓋在一處。
而這淀粉腸的技術,沈青打算交給連二嬸一家。連二嬸自己,還有她的兒夫郎趙榆、連藕三人,再加上苗氏,目前就這四個人學會全套精髓就行,再招些人來做剁肉、攪拌、灌腸、磨紅薯粉等粗活。
而作坊的管理,自然要仰仗桂香嬸子這個村長媳婦,再加上村長的大兒子趙石和大兒媳櫻子。如無意外,趙石就是下一任的村長,跟在趙有當身邊學著管事也有兩年了,想必管一個作坊不在話下,還能讓趙石在管理作坊的過程中鍛煉能力,日后接任村長也能更好的管理村子。
一路上沈青細細跟苗氏講著自己的想法,又道:“回頭咱們家也買一頭牲口,我看騾子都不必買,直接買一匹高頭大馬,拉貨、出行都方便,就說是貴人給安排的用來送貨進城的。到時候您再回娘家,咱倆就不用走著來了,坐著馬車多氣派?”
苗氏就靜靜的聽著,看著沈青在她面前眉飛色舞的描繪著未來,卻忽然冷不丁問道:“青哥兒,你是不是在那頭遇上什么事兒了?不開心嗎?”
沈青臉上的笑容慢慢僵住了。
盡管他沒有表現出一絲不痛快,苗氏卻覺得沈青眉宇間有一絲郁氣。也許這是作為一個母親的直覺,沈青方才在苗家,興奮夸獎苗雨身手長進了,出錢給苗家買牲口,現在又說要給自家買房子、買牲口……都讓苗氏覺得,沈青是在努力讓他自己開心,甚至為了如此,他要讓苗家人,讓苗雨,讓她都開心,身邊的人開心了,沈青自己也會被多感染幾分。
他這么努力去想要開心,其實是因為他本身不開心。
“沒事……”沈青原想搪塞過去,可看到苗氏擔憂的表情,又裝不下去了:“我就是……我就是在那邊遇到了一些想不明白的事情,不危險,你放心。等我哪天想明白了就好了。”沈青喃喃道:“我想,我也許很快會想明白的。”
斷或不斷,拖著不是辦法,他總要做出一個選擇。
等他們回了山腳小院,便看見連二嬸帶著連蓉站在家門口等著,是來還鑰匙的。這些日子沈青不在,苗氏又住到石渠村去了,家里的雞便是托給連二嬸每天來喂一趟。
“嬸子來得正好,來了便別走了。”沈青笑道,又對連蓉道:“回你家去,把你大哥嫂子,還有你二哥兒都叫來,上我們家學做淀粉腸來,中午就留在我家吃飯。”
“哎呀,”連二嬸驚喜萬分,“這是和貴人談下來了?這,這是要教給俺們家做啊?”她其實已經聽村里人講了一耳朵,早上沈青那幾句話早就在村里被添油加醋給傳遍了,這回來也有點想打聽打聽,卻沒想到沈青張口就讓她過來學著做!“這是貴人的秘方吧,這我能學嗎?”
沈青點了點頭:“不過先說好,這秘方教給您了,自己家偶爾做點吃沒問題,但不能做了拿去賣,更不能把這秘方告訴別人,不然惹惱了貴人,我也要跟著一起吃掛落。”
“這肯定,我們自己家都不帶做的,肯定保密,俺們家不是那樣人!”連二嬸連連保證,又推了推連蓉:“快上家叫人去,小聲點,別給別人知道了。要是有人問起,就說你春蕾姨打娘家回來,找我聊閑話,順便留人吃飯。”
這村里人都盯著作坊的事兒呢,看苗興苗旺開了豆腐坊,成日家去買豆腐的人絡繹不絕,誰不眼紅?都想跟沈青打好關系,在作坊里謀個好活計!
連蓉十分伶俐:“娘你放心吧,我知道咋說!”
沈青卻叫住了連蓉:“先別忙,你家是不是還有不少紅薯粉?也拿些過來,能拿多少拿多少,回去的時候給算錢,讓你奶別擔心。”
沈青是知道連二嬸家存了好些紅薯粉的。這說起來還有一樁淵源:當初沈老娘來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