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老家報裝的電話機裝好了,以及大堰村的春播玉米也可以收了。
葉鶯是完全沒想過,在這個年代報裝一臺電話機真的要等上半年。
當天晚上她就給葉順成兩口子打了電話回去,聽著兩位老人樂呵呵的,她也高興。
此時的葉鶯手頭上已經積累了些錢,看著賬上的余額在慢慢變多,她去羊城的衛生巾廠家考察了幾次。
考察過后發現,主要還是貴在用料上。
就算她做出來了,下場應該跟現在市面上的“安楽美”是一樣的。
所以辦衛生巾廠子的念頭她暫時又打消了。
由于急著幫大堰村把春季的這波玉米收成給往外銷,葉鶯沒給他們曬干的時間,就這么讓那邊給發了出來。
沒曬干的玉米會更重一些,還可能會有發霉的風險,但葉鶯急于搞完這一票,因為她要開始著手準備收尾工作了。
這批來自大堰村的玉米所有的資金都是她墊付的,她打算把這票貨一起賣給楊明。
因為楊明前段時間知道她準備不干這個了,向她定了一批大貨。
甚至為了表示誠意,后腳就她給支付了5的定金。
拿了定金的葉鶯和郭凡對此深信不疑,立馬就著手去安排,所以這批大貨會和大堰村的貨差不多時候到港。
就當葉鶯等人還在為此高興時,楊明跑路了。
這兩批來自不同產地的玉米還在海上飄著的時候,這個殺千刀的居然跑路了。
從曹盈和郭凡這里聽到這個消息時候,葉鶯一下就懵掉了。
這里面可是有她投入了將近一半收入的心血!這個挨千刀的家伙!良心不會痛嗎?
葉鶯氣的在屋里來回踱步。
但是人此刻聯系不上,她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和對方合作過兩個月后,她對這個采購商的信任度是直線上漲。
或許也正是因為自己已經有了不干這行的打算,所以在對方提出再進一批大貨時,豐厚的收入擺在眼前,讓她竟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被迷昏了眼。
別無他法,葉鶯當天就和郭凡、曹盈一塊殺到了楊明的養雞廠。
但是對方早已人去樓空,并且他的養雞廠也已經被查封了,大門口還貼著封條。
葉鶯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但她知道,她這筆貨款是徹底打水漂要不回來了。
但她沒時間想東想西,只能想辦法盡可能的把損失降低到最低。
貨還在海上飄著,她如果能在貨到港前,重新為它們尋找到買主,或許能降低一些損失。
事到如此,葉鶯無奈之下只能先試著聯系陳生,盡管希望不大,因為對方也還有兩票剛訂的貨在路上。
果然,聽了葉鶯的陳述后,陳生迅速以“吃不下”為由拒絕了。
眼看著這兩票貨還有一個星期左右到港,葉鶯和郭凡急了。
到時候貨物無人接收,不僅會在碼頭產生滯港費,并且大堰村的那批玉米估計也會爛在碼頭。
葉鶯和郭凡沒辦法看著這些“心血”就這么爛在碼頭,商量一番后,開始兵分兩路去尋找能夠買下這批玉米的老板。
就算賤賣也無所謂了。
吃一塹長一智,花錢買教訓。
賺錢路上哪有不吃虧,葉鶯是這么安慰自己的。
費老大勁兒,葉鶯經過一番打聽,找到了另外一個也是倒騰玉米的——吳良仁。
他們約在一家茶樓會面。
吳良仁知道了葉鶯的來意后,立刻明白她也是“同道中人”了。
“妹子,就你也學人家倒騰玉米啊?嫰了點吧!”吳良仁上下打量著葉鶯,笑得不懷好意,“看看,這下砸手里了吧。”
還不容葉鶯開口,吳良仁繼續色瞇瞇地說道:
“要我幫你收了也行,先喊聲哥哥。再然后嘛,價格上面你得便宜些!”
葉鶯皺了皺眉,看見吳良仁擠眉弄眼的樣子,心里很不舒服。
這人打的如意算盤都快要寫到臉上了。
“你先開個價格,我再決定喊不喊這聲哥。”葉鶯淡定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