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每公斤收到005的抽成,也就是這將近8000公斤的土豆她能賺到最起碼400塊錢左右的差價。
這一趟能拿到400元的收入她已經非常滿意了。
而大爺呢,則是能拿到最低1200元錢左右,按照當時人們的月均工資來算的,其實已經很好了,但難就難在他這是一家十多口人全部的收入。
吃虧倒不至于,最多就是少賺了點。
盡管老大爺種的這幾畝土豆按照人頭均攤沒賺到多少錢,但到底沒讓辛苦付諸東流,也不至于當了大冤種。
也因著這幾個月以來的心事得到了卻,大爺是逢人就夸葉鶯。
讓她在大堰村的風評也因此得到了那么一丟丟的轉變。
葉鶯本以為這事情也就這么過去了,但沒想到過了幾天又有人找到了她,同意以一毛五的價格給她。
找過來的是李二狗的堂姐李惠,她們家的土豆也種了很多,甚至比那大老爺種的還多了一些。
葉鶯見到來人是李二狗家的親戚,本來是不想搭理的。
但不到一分鐘她就改變了主意。
跟李二狗雖然不對付,但她在這里待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何必跟錢過不去呢?
思及此,葉鶯很樂意地答應了,并且在第三天就讓面粉廠上來收土豆了。
李惠家里人口多,這一聽說土豆過兩天就要來收土豆了,愣是給動員了十多口遠房親戚過來幫忙,才一天半的功夫就把地里的土豆都給收完了。
別看她家雖然種了有六畝地的土豆,但是當過磅的時候,產量卻沒有大爺家五畝地來得多!
這么看來,還是那個老大爺在這上面投入的心思比較多。
六畝地,產出來的土豆也就6000多公斤。
所以葉鶯從這中間賺到的差價會比老大爺這里少上一些。
但沒關系,算下來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晚上睡之前,葉鶯仔細地數了又數,不敢自己回老家這一趟,竟然才用了幾天時間,就賺夠了許多人一年的收入!
將賺來的700元錢收好,葉鶯激動得睡不著。
有這張好運卡,她這錢未免來得也太容易了,就跟撿來的似的。
但是這還沒完,第二天陸續又有幾個村民找到了家門口,都紛紛表示自己家的土豆也都接受這個價格,只要能全部清理掉。
還表示,他們把這一季的土豆都給甩賣掉,再也不種了。
葉鶯聽了哭笑不得,第二天就騎著二八杠跑了40多公里趕去了面粉廠,找到負責人,讓他安排卡車過去收。
這幾戶賣完,又陸續有人跟風,不到十天的時間,整個大堰村產出來的土豆都被那家面粉廠給吃下去了。
村民們自然也不是傻子,肯定會知道葉鶯有從中“抽成”,但都很默契地沒提什么。
他們也都從最初的“寧愿爛地里也不賤賣”的心態轉變成了“少虧一點是一點,不虧就是賺到”。
前后歷時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整個大堰村大概有500戶人家,200畝地的土豆產量大約在250噸左右,全部都被面粉廠收完。
不僅如此,面粉廠的負責人還表示如果一直都是這個價格賣給他們,他們還會一直來收,但前提條件能保證他們廠最低需求的產量。
因此,葉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村長王立軍,并讓他征求過村里的人意見。
如果他們愿意的話,他可以出面去和面粉廠簽一份相關的合作協議。
但是對于一毛五一公斤的價格,村民們都紛紛表示覺得自己吃虧了,基本都不太愿意再繼續種土豆了。
葉鶯知道后,想了兩天,決定不要那五分錢的“差價”了。
反正這一波她賺了不少,秋收后就要回到縣里了,所以她也不可能一直能拿的住著這五分錢的差價。
倒不如把價格提上來,盡可能促成大堰村和面粉廠的合作。
這合作機會也不是一次兩次,一簽下來就是長久的,對村民們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如果這村子里都沒人種土豆了,然后再一窩蜂跟著去種別的作物,最后的下場肯定還是一模一樣。
供過于求,自然也就不會賣的上價了。
因此,葉鶯深思過后,主動找到王立軍。
她把面粉廠漲到了2毛錢一公斤的價格告訴了他,讓他再去和村民們宣導一次,看一看最終能有幾戶是同意的。
王立軍對這個事情是非常重視的,他是一村之長,自然對于村子里的發展是比較上心的。
所以這一次他親自挨家挨戶的跑。
最終有20戶是答應下來了,其中就包括了那個說過再也不種土豆的大爺,以及李惠家。
葉鶯一看名單,就知道他們是大型“真香”現場了。
2毛錢一公斤,雖然比之前那個老板收的價格便宜了,但是勝在穩定。
他們估計也是權衡過了利弊才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