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得很。
而皇后也有意收祝茵為義女,一方面是因為祝茵身上帶來的好名聲,這對太子有好處,另一方面則也是真的為了感謝祝云端挽救了太子。
給她這個皇后當義女和給后宮其他妃嬪當義女,那身份上也是不一樣的。
總之,祝茵不但成了公主,身份上比一般的公主還高了一截,公主府如今也在建了。
祝茵的一切都順利得不像話,人也忙碌了起來,在侯府的時間并不多,而此時,再也不會有人敢小瞧了祝茵了,整個京城大部分女眷在祝茵面前都的乖乖行禮,包括從前那些覺得祝茵出身寒微,見識短淺的人。
就算依舊嫌棄祝家沒什么底蘊又如何?當著祝茵的面,還不是得乖乖行禮。
而祝云端對于如今的情況,那叫一個滿意。
滿意滿意,真是太滿意了,他這一年來這么努力,為的不就是這個嘛,如今看著祝茵在京城昂首挺胸,經過之處大部分人都要低頭行禮,那可太滿意了。
上輩子的祝茵也太委屈了,這次祝云端可不想她繼續委屈下去。
要說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祝茵有點忙。
她最近真的很忙。
祝云端事情也不少,不過他處理起來游刃有余,因而顯得比較清閑,他還分心關注了一下朱琳瑯那邊。
朱琳瑯現在是真的安靜了。
侯府管家原本想要給遠在邊關的寧遠山送信過去,告知家中發生的事情,不過卻被祝茵使喚寧軒攔了下來。
寧遠山在鎮守邊疆,原本防備著外族就危險得很,祝茵并不想寧遠山因為家中這些事情煩心,反正如今這件事已經解決了,等到將來寧遠山回來再說也不遲。
祝茵這個受害者都如此說了,寧軒自然沒什么意見。
因而家中發生的具體事情寧遠山還不清楚。
不過相信不久之后他還是會知道一點得,畢竟就算將軍府的人不告訴寧遠山,祝茵封為公主這么大的事情寧遠山也肯定會知道,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而已。
宣武帝顯然非常厭惡朱琳瑯的作為,不但剝奪了她身上郡主的身份,還將她原本侯夫人的誥命也給一起抹了,也就是說如今她名義上依舊是侯府主人寧遠山得妻子,實際上已經什么都不是了,只等著寧遠山回來而已。
而朱琳瑯完全不明白她到底是怎么將日子過成如今模樣的。
她好不容易重生了一趟,只是想要為上輩子的自己與家人報仇而已,她有什么錯?那幕后之人為什么要這么害她,上輩子她和平郡王府被寧軒害得還不夠慘嗎?
尤其是祝茵那個賤人,她先前一下子與她平起平坐不說,如今更是成為了公主,而她自己卻連原本郡主的身份都沒了,成了一個普通的庶民。
憑什么?
她姓朱啊!
而且就算她先前派人將天花帶入莊子做錯了事情,但那不過是小事而已,并沒有害死多少人,最多也就是死幾個莊子上的平民,皇上為什么發了那么大的火?
再者,如果不是她,祝云端那個賤民又怎么可能發現牛痘能夠預防天花?這其中也有她的功勞,難道還不能將功補罪嗎?可是現在呢?祝茵什么都有了,而她什么都沒了,甚至如今平郡王府也沒落了。
距離她回到過去不過才過去了一年多時間而已。
這侯府的下人也都是眼高手低,見利忘義之徒,看平郡王府沒落,看她被皇上厭棄,如今都上趕著去討好寧軒與祝茵,對她這個侯府真正的主母卻不聞不問,極為冷淡。
朱琳瑯差點以為自己又回到了上輩子,回到她“病逝”后被寧軒嫁給一個馬奴的日子。
可上輩子本該早死的祝茵為什么沒有死?
常嬤嬤一直陪伴在朱琳瑯旁邊,即使朱琳瑯如今被貶為庶民,她也沒有離去,看著朱琳瑯每日怨憎的模樣,心中只覺得心疼萬分。
她雖然不懂為什么朱琳瑯一直很針對祝茵,但畢竟是自家姑娘,如今她已經得到了懲罰,且她從小嬌生慣養的,哪里過過如今的日子?連個下人都能夠欺負了她去,這讓常嬤嬤心中極為不甘。
可不甘又能如何?郡王妃被迫禮佛,郡王在家中閉門思過,世子夫人又對姑娘極為不滿,根本不愿意為姑娘聲討,如今姑娘就只有她們了。
每日聽著前面的熱鬧,聽著那位新封的公主又如何,常嬤嬤就覺得煎熬得很,偏生朱琳瑯對此又極為在意,經常問起,常嬤嬤真覺得苦得慌。
祝云端觀察著朱琳瑯的反應,心中卻道這就受不了了?
那要是聽說寧遠山帶去的兩個女子如今都有了身孕,那不是刺激更大?
原本那兩個女子就是朱琳瑯專門為寧軒準備的,就是為了給祝茵添堵,選的不僅僅是精心培養的,并且身子骨還極好,極為康健,想要懷孕并不是難事。
要是她們有了寧軒的孩子,對祝茵來說打擊不是更大?
這就是朱琳瑯當初選擇這二人的想法。
祝云端當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