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之前,寧遠山還專門見了祝云端。
祝云端做的事情他倒是察覺到了一些,有祝云端在,寧遠山也能安心一些。
祝云端雙手插在寬大的衣袖之中,站在廊下,嘴角含笑地看著寧遠山,對上他的笑容,寧遠山也笑了一下,安下心來。
不必自己擔憂。
要是朱琳瑯真的做什么傷害到寧軒或者祝茵的事情,最后倒霉的肯定不會是小倆口,希望他那小夫人可別犯蠢才好。
既然已經成親,盡管這門親事非他所愿,但寧遠山也愿意好好待朱琳瑯,但這個前提是朱琳瑯沒有做什么涉及到底線的事情。
他寧家滿門忠烈,子弟之間互幫互助,不做兄弟鬩墻的事情來。
每一個寧家弟子都是珍貴的。
寧遠山離開京城,朱琳瑯因為懷疑寧軒和祝茵,暫時也沒敢做什么,祝茵也慢慢適應了高門的生活。
有祝云端在,兩人都不是那種會因為別人嘲笑的話而自卑的性子,祝茵對此坦然得很,有時候外出遇到有人奚落她是見識少的小門小戶,她也從未生氣。
沒有生氣不是因為對方的身份所以忍耐,而是真的不生氣。
祝茵和祝云端聊過這個問題。
這是事實。
不過這是事實沒錯,卻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丟人事情。
她本來就在鄉野長大,不但她是這樣,寧軒也是,原本就不是生活在高門大戶的人,且她現在不懂高門的這些東西,見識也少,可同樣的,這些高門貴女也同樣不懂普通百姓的事情啊?
她爹說得對,她為什么要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去和別人熟悉的領域相爭?若是有人刻意用自己熟悉的東西來嘲諷她,她也可以啊,她知曉的東西,那些人也一樣不懂。
且她現在在學習,那些人知道的,會的,她日后也同樣會,如今她不過是如那些人小時候開始學習時一般而已。葒鏤梳院
所以真的不丟人。
而祝茵的這個態度反而讓一些明事理的人另眼相看了。
不卑不吭,坦然自若,淡定從容的性子可難得得很,至于說不熟悉高門大戶的那些事情,這倒是沒什么,慢慢學習就好。
因為祝茵的表現,很快就有觀望的人伸出了手,表露了自己的態度,提前接納了對方。
寧軒如今在翰林院,有周翰林在,加上他又是侯府世子,日子過得著實不差,有周翰林護著,他又是個聰明人,回來后還會與祝云端交流,學習的著實不慢。
祝茵同樣快速汲取著新知識。
小兩口共同進步,兩人晚上還會互相交流互相討論,感情更加好了。
祝云端收拾了平郡王府一頓,就將重心投入到給太子治療雙腿的事情上,除此之外則還研究了牛痘。
原主其實也關注過。
原主自己鉆研醫術多年,又沒什么生活壓力,因而什么都會學一點,他曾經帶著寧軒還有祝茵外出踏青,就剛好遇到了得了牛痘的人,當時誤以為是天花,還曾經被嚇了一跳,不過后來那放牛的男人解釋了才稍微放下心來。
因著牛痘的反應和天花非常非常像,當時他還關注了一下,只是終究沒往深了想而已。
隨著太子的雙腿一日好過一日,祝云端在東宮的待遇也越來越好了,太醫院的太醫有全程跟著觀察的,現在對祝云端也推崇得很。
太子如今已經可以自己行走了,只不過還不能劇烈運動而已,還需要好好恢復,可這已經足夠讓他明白祝云端確實有那個本事讓他徹底恢復了。
這救的何止是他的雙腿啊!
而如今,對祝云端的報酬也該提上日程了。
太子是個細心的人,一直記得祝云端當日說的想要為祝茵求一個安穩,因而就和太子妃商量了起來。
“殿下不若給她求個爵位?”
太子妃想了想說道。
女子的身份都是男人給的,一般是自己的兒子又或者丈夫,通過他們得到誥命,但是太子妃覺得,如果能夠從父親手中得到,而不是來自于兒子與丈夫,那會更加舒坦。
就憑寧軒的身份,日后祝茵的身份就不會低,她會擁有屬于自己的誥命,甚至不用多久,寧軒就可以為自己妻子請封了。
可來自親爹,這就相當于嫁妝,是底氣,在婆家生活的底氣。
同樣是女人,太子妃知道這其中的區別。
太子不懂,但是他聽得進話啊。
只是這件事還需要與宣武帝商量。
祝云端并不清楚他快要達到自己目的了,反正就算這次不行,牛痘也能為祝茵求來一個爵位。
女子的爵位又不能繼承,因而獲得難度比男子要簡單。
當然了,這個簡單也并非是別人理解的簡單,畢竟如今女子有爵位的非常非常稀少,因為大部分時候,有了功勞也會給男兒爭取功業,而非女子,因而女子的爵位似乎都是因為本身的家世。
寧軒和祝茵日子過得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