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馬車, 祝云端聽著祝茵和寧軒交流, 閉上眼睛養神,一邊接受原主的記憶。
原主祝云端是個秀才,只有祝茵這一個女兒,而他雖然是個秀才,卻著實是個天才,并非是考不上舉人,而是中了秀才之后就沒有繼續往下考。
他原本也是十里八鄉的天才,書院的夫子還說只要維持那樣的水平,他中舉只是早晚的事情,但是他卻放棄了。
在他中秀才的時候,他青梅竹馬的妻子在家中難產,生下一個女兒后撒手人寰了,而他在之前因為要下場,妻子懷孕期間甚至沒能多陪陪她。
所以中秀才,身上有了功名后,原主就沒有繼續考下去,而是開始轉而研究醫術,一心撫養女兒祝茵長大。
寧軒是他撿回來的,后發現他天資極好后就收做了學生,精心培養,在寧軒中秀才后,為寧軒還有祝茵定親了。
原本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會在今年成親,不過寧軒想到如今自己只是個舉人,想要試試來年的春闈,到時候下場去試試,若是能過,那么他就是進士,以進士的身份娶祝茵,不比舉人好?即使沒過,落了榜,他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以舉人的身份來,只是能給祝茵更好的,他也想給祝茵更好的身份而已。
結果原主怎么都沒有想到,他撿到的小乞丐寧軒居然是京城大將軍府寧家流落在外的孩子,寧軒上京趕考,露了面,被人發現與戰死的寧遠道幾乎一模一樣,后來就認祖歸宗了,身份一下子從秀才的學生,新科舉人變成了大將軍府的世子爺。
祝茵這個原本的秀才之女也一躍成了大將軍府的世子妃。
大將軍寧家是侯府,只是家中男兒多戰死,如今的主子就只有鎮守邊疆沒有回來的寧遠山了,而寧遠山是寧軒的叔叔。
按理說,祝茵一躍成了侯府的世子妃,這絕對是飛上了枝頭的好事,但是對于祝茵來說,這卻是滅頂之災。
高門大戶的日子不好過,寧遠山遠在邊關,但是府上卻有皇帝賜婚的妻子,妙儀郡主朱琳瑯,作為嬸嬸,朱琳瑯并不是個好相與的人,打著將軍府血脈凋零的由頭,給寧軒賜了不少通房。
這種事情朱琳瑯作為嬸嬸,原本是沒資格管侄兒的房中事的,但是誰讓如今整個大將軍府主子太少,只有朱琳瑯這一個長輩,且又是當家主母呢?一個孝道壓下來,祝茵不想寧軒為難,只能忍下來。
結果忍耐的后果就是祝茵懷孕時候中了招,一尸兩命慘死,甚至一直到死,原主都不知道害了祝茵的到底是寧軒后院那群鶯鶯燕燕中的哪一個,又或者都有份。
祝茵只是一個普通的秀才之女,哪里能是那些從小訓練的女子對手,她根本適應不了大將軍府的生活。
對原主來說,他對寧軒這個一手培養的學生極有感情,將他當兒子一般,可再是當兒子一般,也只是如此。
不是兒子,才會說當兒子一般。
在寧軒和祝茵之間,原主顯然會選擇祝茵這個女兒。
他請祝云端做的事情主要就是保護好祝茵,不讓祝茵如上輩子一般,慘死在大將軍府的后院之中。
可是對于寧軒,他也無法怨懟。
上輩子在祝茵死后,寧軒就性格大變,覺得都是因為自己沒有保護好祝茵,也覺得都是朱琳瑯賞下的那些女子,故意挑著祝茵懷孕的時候鬧事的。
目的大約就是為了侯府的世子之位。
寧遠山說過,大將軍府的主人應當是寧遠道,寧軒是他大哥寧遠道的兒子,長房嫡孫,自然應當是侯府的世子,可是寧軒是世子,朱琳瑯的兒子就不可能了。
寧軒報復了朱琳瑯,差點害得朱琳瑯的兒子夭折,被朱琳瑯及時發現捅了出來,平郡王府自然不干,寧遠山看在寧遠道的份上保下了寧軒的命,當場分了家,可惜有平郡王府在,最終寧軒落魄病逝了,距離祝茵去世不過六年時間。
對于原主來說,寧軒沒做什么錯事,他自己本身在侯府名義上是世子,可寧遠山不在,侯府有正兒八經的女主人,對方還是平郡王的掌上明珠,他自然是落了下乘的。
平郡王與當朝三皇子是表兄弟,而三皇子在太子出事后,隱隱就成了儲君,連帶著平郡王府也勢大。
怕給祝茵添麻煩,在祝茵與寧軒成婚之后,原主并沒有陪同上京,而是留在了家中,所以他甚至沒有見到祝茵最后一面,只有寧軒跪在他面前磕得頭破血流而已。
但是這件事有點說不通。
說朱琳瑯為了世子之位禍害寧軒?說不通。
不過侯府而已,朱琳瑯本身是宗室郡主,身份尊貴,一個侯府的世子之位罷了,寧遠山又不是不能再賺來?她完全沒理由因此針對寧軒和祝茵,比起為了世子之位,倒像是因為其他理由,而那理由不管是寧軒還是原主,肯定都是不清楚的。
甚至寧遠山可能也不清楚。
怪了。
“爹?爹?您在想什么呢?”
祝茵和寧軒說了一會兒話,就看到祝云端似乎睡著了一般,趕緊叫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