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作為去母留子對象,被戚文璟“處理”掉的宮女們是什么想法,她們在生下孩子后就“消失”,是不是痛苦又絕望?
她愧疚,更加無法面對本來就不屬于自己的孩子。
沒有人能夠懂得桑采薇的痛苦。
直到后來,她終于不再感覺到痛苦了。
因為她發現了一些真相,意外得知當初安王妃姚氏身上的事情。
姚氏沒有出軌,也從來沒有和其他人茍合生下一個不屬于戚文璟的孩子來混淆皇室血脈。
對姚氏來說,跟她行夫妻敦倫的一直都是戚文璟這個夫君。
是戚文璟算計了一切,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讓一個陌生的男人代替他,就等著日后有一天將姚氏與那個孩子一同舍棄而已。
戚文璟從一開始就算計好了一切。
并不是等到遇到她之后才這樣輕賤他人性命的,這個男人狠毒到……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算計自己的結發妻子,就為了有一日能夠舍棄她。
所以,他讓那些宮女去母留子,都不過是戚文璟的本性而已,她不用將責任全部都堆積到自己身上,不用將戚文璟的錯誤歸結到自己身上來。
是戚文璟本身就不是個好東西,從前她瞎了眼,沒有發現這一切而已。
到這時,桑采薇終于大徹大悟,對戚文璟最后一絲感情也消失了。
她學
會了與戚文璟虛與委蛇,學會了欺騙與偽裝,學會了如何讓自己更加安全。
因為她不確定自己有一日是不是也會成為被舍棄的人,而她身后還站了那么多孩子。
就算戚文璟依舊同她說,日后這后宮之中不會再進別人了,她也依舊沒有放下警惕。
她學會了虛偽,學會了從前一直不會的東西。
她聽到戚文璟在醉酒之后抱著她訴說這些年的苦,說著他的母后謝皇后,說著自己絕對不會辜負她,讓她也走上謝皇后的老路。
戚文璟說了很多。
可桑采薇卻只是一動不動地被他擁抱著,沒被戚文璟注意到的臉上什么表情都沒有,目光冷靜而嘲諷。
愛?
不是的。
讓戚文璟這么做的從來都不是對她的愛,而是屬于戚文璟自己心中的執念。葒婁疏遠
不管那個女人是誰,戚文璟都會這么做的。
因為這是戚文璟的執念。篊鏤疏圓
桑采薇一直以為,因為她并非是沈家的真女兒,只是借了沈家女兒的身份,這樣才好成為太子妃,好嫁給戚文璟,所以沈家對她恭敬有余,親近不足也正常。
畢竟他們本來也不是親人,只是陌生人而已。
可后來桑采薇才知道,沈家父母對她極為冷淡,只有恭敬并非因為他們是陌生人,而是因為真正的沈家女兒也被找了回來,但是為了給她讓位,沈家真正的女兒在找回來的路上就“病逝”了。
那位真正的沈家女兒在被找回來的路上“病逝”了。
真巧。
她想,沈家父母能夠對她保持恭敬,而不是露出仇恨,那都是因為畏懼戚文璟的手段,與如今的身份吧?
所以她名義上明明是沈家女兒,可沈家卻依舊從來沒有依仗著國仗的身份而去得到什么,安靜而低調。
桑采薇想著,就算戚文璟不是因為對她的感情而一直后宮只有她一人的,就算只是因為心中的執念,她也要好好把握住,因為她不敢確定自己出事之后,她的女兒,還有原本不屬于她的那些孩子會如何。
她不相信戚文璟。
那個男人太過冷酷無情,她要保護好了孩子們,至少有她在,而她是真心對孩子們的。
再后來,她成了太后,戚文璟終于死了。
在那一天,她對登基的養子說出了她的身世,隨后讓養子對外宣布她也薨了的消息。
那幾個孩子都是孝順的好孩子,似乎并不意外她的話,聽到她的要求后沉默了一下,就讓她如愿了。
然后,已經五十多歲的桑采薇,在整個京城都為先帝與太后的深情哭喪的時候,在新帝的安排下乘坐著一輛普通的馬車離開了這里。
她終于自由了。
她不是沈皇后,她是……
桑采薇。
只是桑采薇。
【番外三】
宇朝皇帝早期的陵墓都在天山孝陵,但是有一位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筆痕跡的皇帝卻沒有葬在孝陵之中,而是有一個單獨的正武陵。
正武帝戚云端,他在位的時候仿佛整個王朝都得了天助一般,事事順風順水,偶爾有一些坎坷,也能被這位很快處理好。
對內安邦定國,對外開疆拓土,是一位極為圣明的盛世明君。
而有關對方歷
史資料與各種野史極多,因為那段時間發展極快,整個華夏都像是被加了快進鍵一般,所以他一直是媒體與營銷號關注的重點,各路導演與編劇也極為喜歡他。